期待中國棉花“量質”雙升
“在持續的市場開放與全球化進程中,中國棉業、紡織業的比較優勢得到了充分釋放,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中國棉花產量、消費量、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均列全球之首,成為名副其實的棉業紡織業大國。”6月7日,在哈爾濱舉行
安徽省棉花種植補貼繼續發
棉補發放正在進行從省財政廳了解到,2018年安徽省棉花種植戶仍可像前兩年一樣繼續獲得中央財政資金給予的棉花種植補貼。望江縣財政局經建股有關人士對我們說,該縣農業和財政部門近期正在進行棉花種植面積的調查和統計
庫爾勒今年計劃種植機采棉7萬畝
庫爾勒市農業局將持續開展技術幫扶和宣傳工作,幫助廣大棉農掌握機采棉技術要領,進一步推進庫爾勒市機采棉種植進程。在庫爾勒市日前召開的2018年機采棉春播現場會上,該市農業局組織了4臺播種機在現場開展機采棉示范播
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成效超出預期
1月31日,記者從自治區發改委獲悉,經過為期三年的試點和一年的深化改革,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取得的成效超出預期。新疆主產區地位得以鞏固,農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品種品質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產業鏈呈現健康發展態勢。20
2018年棉花供給側改革值得期待
改革初戰告捷儲備棉去庫存是產業宏觀調控政策和機制創新的有效實踐。卓創資訊棉花分析師黃小易指出,2017年,棉花產業繼續深化供給側改革,目標價格機制和國儲棉輪出常態化運行,棉花的定價由市場主導。可以說,改革是比較成
山東棉花走出套種輪作新路子
談到套種的收成,武濤坦言,今年大蒜價格低,好在辣椒價格不錯,棉花收入穩定,統算下來,每畝地還能有6000多元的純收入。武濤采用的種植模式,是金鄉近年來著力推廣的大蒜棉花辣椒三元間套作和輪作種植制度,被當地農民形象地稱為
魯冀共建全程機械化棉花生產基地
主要目的是突破黃河流域棉花生產機械化技術薄弱環節,進一步優化種植模式,補齊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短板,加快區域協同推進步伐。據悉,基地建設將通過學習新疆經驗,堅持先行先試、協作創新、因地制宜、農機農藝融合的原
我國棉花生產綜合機械化率突破70%
新疆棉區棉花機采水平快速提升。機采棉主要集中在新疆棉區,占全部棉花機收面積的99.2%。預計2017年新疆兵團棉花機采率達80%,比上年增長11個百分點;新疆自治區棉花機采率達25%以上,比上年增長4個百分點。黃河流域、
今年全國棉花增產
2017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29.6千公頃(4844.5萬畝),比2016年減少146.6千公頃(219.9萬畝),下降4.3%。分地區看,我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棉花播種面積比2016年增加8.7%;其他棉區受種植效益低和種植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延續了減少
棉花生產機械化率創新高
我國棉花種植區域主要在新疆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其中新疆棉區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截至2016年底,我國棉花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9.8%,其中機播率84.6%、機采率22.8%,比2012年分別提高了10.2、21.9、14.6個百分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