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棉花蕾鈴脫落的原因
一、生理脫落生理脫落約占蕾鈴脫落總量的60-70%,主要是由于管理不當和病蟲危害,形成植株營養失調,蕾鈴所需營養不足造成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根系發育不良,吸收水分、養分不足,棉株矮小黃弱,或因棉蚜、紅蜘蛛為害,葉片制造
種棉花吐絮管理期抓四巧
棉花吐絮期管理抓“四巧”(巧抓肥水、巧整枝、巧摘爛鈴、巧催熟)。 1、巧抓肥水促養分運轉。一是根外追肥。對于葉片過早失綠,出現脫肥早衰的棉田,每畝用1%~2%尿素溶液50~6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以延長葉片的功
種棉花苗期病蟲的防治
由于受生態條件、氣象因素等影響,棉花苗期病蟲具有種類多,發展快,危害重的特點,經常會造成棉田缺苗斷壟,嚴重時大片死亡。發生的病害主要有黑根病、紅腐病、立枯病、炭疽病、棉蚜、地老虎等。防治時應當適時科學用藥進行綜
種棉花紅葉莖枯病的防治
棉花紅葉莖枯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是棉花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歷年我縣沙壤土和瘠薄棉田發生較重,在干旱年份,尤其在久旱逢雨或連陰雨天氣,紅葉莖枯病暴發,棉株干枯死亡,該病危害勝過其他病害所造成的損失。防治方法:紅葉莖枯
種棉花之怎樣提高棉花成桃比例
棉花蕾鈴脫落的類型,有生理脫落,病蟲危害脫落,機械損傷脫落。從生理脫落的原因來講,一是肥水施用過多,造成旺長,前期養分消耗過大,后期供不應求;二是棉田密度過大,枝葉陰蔽嚴重,光照少,光合作用減弱,制造的養分減少;三是部分棉田缺
種棉花如何防止棉花的蕾鈴脫落
(一)蕾鈴脫落的一般規律①蕾鈴脫落的比例在蕾鈴脫落中,落蕾與落鈴的比例總的趨勢是落鈴率高于落蕾率, 其比例約為 3:2。②蕾鈴脫落的日齡現蕾以后ll~20天的脫落最多,20 天以上的大蕾脫落的較少。棉鈴開花后3~8天的幼鈴最
種棉花花鈴期該怎樣管理
棉花從7月上旬進入開花期,到8月底、9月初吐絮這段時間為花鈴期。花鈴期是棉花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時期。今年由于氣溫偏高,棉花生育進程普遍較快,這給爛鈴埋下隱患。由于各地生產條件、棉田長相不一,
種棉花現蕾期田間管理
目前,莎車縣棉花即將進入現蕾期,各鄉鎮要高度重視棉田蕾鈴期田間管理工作,具體抓好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化學調控為主的技術指導。 一、抓頭水準備 常規灌溉地應在灌頭水前中耕、除草、揭膜,配合開溝追肥,并在頭水前
如何正確使用乙烯利催熟棉花
多年的實踐表明,晚熟棉田正確使用乙烯利催熟,是一項簡便易行、增產增收的好措施。噴施乙烯利的晚熟棉花,能提早吐絮7-10天,霜前花率增加10%-20%,增產6.4%-10.2%,每畝可增收50-100元。而且催熟的棉田,還有利于小麥等下茬作物播種
種棉花如何做好棉花秋后管理
進入秋季,棉花生長轉入吐絮、完成秋桃發育的生長后期,這個時期應以養根保葉為中心,以科學的管理手段,促棉株健壯生長,防止早衰及貪青晚熟和爛桃,爭取棉花豐收,具體管理方法如下:一、抗旱防澇無水等于無肥,如果水分不足,棉株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