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常見的寄生蟲疾病防控技術
近年來,由于石斑魚養殖密度急劇增高,同時海水養殖環境也逐漸惡化,導致魚體抵抗外界病原侵染的能力不斷下降,一些魚類病毒性和細菌性疾病頻繁爆發,對石斑魚養殖業造成了重大損失,嚴重影響著石斑魚養殖業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石斑魚標苗的黑身病有方案可治
【案例背景】從今年3月--5月底期間是海南石斑魚標苗的高峰期,從西線的儋州海頭、樂東;再到東線的文昌鋪前、煙墩、翁田、陵水等都出現了大量的石斑魚標苗的黑身病,排池率相當高。本人近期在技術服務中走訪眾多標苗車間
石斑魚病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石斑魚白斑病是石斑魚網箱養殖中的常見疾病,危害嚴重。防治方法: (1)硫酸銅海水液浸浴。將病魚放人2毫克/升的硫酸銅海水溶液中浸浴2小時,再用海水沖洗,隔天重復1次。 (2)淡水浸浴。將病魚放入淡水中浸浴4-5分鐘,每天
石斑魚出現中毒游塘等現象怎么辦
由于氣候原因及養殖戶過量投餌導致魚出現中毒、游塘、不上料等現象:建議養殖戶先用凈水王(1瓶用4~6畝)拌干凈泥沙成顆粒狀全池潑灑,接著按2畝用降解靈、粒粒神各1包全池潑灑,酌情可再用一次,據90%以上的用戶反映處理效果特
石斑魚微孢子蟲病防治技術
1.主要病原:微孢子蟲。2.主要癥狀與診斷:隨寄生部位和宿主不同,病魚的癥狀而有所不同。患病石斑魚腹部腫大,體表無病灶;解剖可見腹部有小黑顆粒互相連接,形成孢囊,刺破孢囊內為白色。顯微鏡觀察下,可見大量孢子蟲。伴隨著石斑
石斑魚苗培育的養護理念
魚苗孵化要求水質清爽、藻向穩定。若水太清,容易起青苔和絲狀藻,容易粘附纏繞魚苗造成損失,同時強陽光直射會對魚苗產生應激,影響魚苗采食等;若水太濃、藻類過多,容易發生藻華和倒藻,也會對魚苗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對養殖水體
石斑魚嗜子宮線蟲病防治處方
病名嗜子宮線蟲病病原嗜子宮線蟲癥狀寄生在鱗囊、鰭條或肌肉中。雌蟲血紅色,兩端稍細,似粗棉線;雄蟲細小。往往引起細菌、水霉病繼發。揭起鱗片即可見紅色蟲體。寄生于鰭條的亦可見鰭條間有紅色蟲體。危害對象主
石斑魚本尼登蟲病防治處方
病名:本尼登蟲病。病原:本尼登蟲屬、新本尼登蟲屬。癥狀:寄生在魚的體表皮膚,肉眼可見白色蟲體,寄生數量多時,魚呈不安狀態,常在水中異常游泳或向網箱或其它物體上摩擦身體。體表粘液增多,局部皮膚粗糙或變為白色或暗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