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欒樹簡介
黃山欒樹又稱南欒、大夫樹、燈籠樹、全緣欒樹,無患子科欒樹屬。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及西南諸省及華北地區。湖南欒樹基地,江蘇長美花卉基地 ,大豐欒樹基地,浙江欒樹基地。一、欒樹形態特征落葉喬木,株高15-20m,樹冠廣卵形
復羽葉欒樹(二)
四、欒樹栽植管理1.移植:欒樹屬深根性樹種,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種苗于當年秋季落葉后即可掘起入溝假植;翌春分栽。由于欒樹樹干不易長直,第一次移植時要平茬截干,并加強肥水管理。春季從基部萌蘗出枝條,
復羽葉欒樹(一)
復羽葉欒樹,別名燈籠樹、搖錢樹。復羽狀復葉者,圓錐形花序頂生,黃花,花瓣基部有紅色斑,雜性;蒴果卵形,腫囊狀3棱。蒴果橢圓形,頂端鈍頭而有短尖。花期8—9月,果期10—11月。樹冠傘形,花黃色,蒴果秋天變紅色,艷麗。喜光
全緣葉欒樹
全緣葉欒樹,又稱黃山欒樹、全緣欒樹、復羽葉欒樹、南欒、大夫樹、燈籠樹,無患子科、欒樹屬喬木,高可達20余米;皮孔圓形至橢圓形;枝具小疣點。葉平展,二回羽狀復葉。花又為黃色染料。木材可制家具;根入藥,有消腫、止痛、活血
欒樹的繁殖栽培技術
欒樹屬落葉喬木,春季嫩葉多為紅色,人秋葉色變黃,十分美麗,夏季開花,滿樹金黃,甚為壯觀。宜作庭蔭樹、行道樹及園景樹,也可用作防護林、水土保持及荒山綠化樹種。樹冠近球形,枝開張;奇數羽狀復葉,有時亦間有2回羽狀復葉者,圓錐
欒樹蚜蟲是怎樣繁衍后代的呢
欒樹蚜蟲是怎樣繁衍后代的呢?蚜蟲一年數代, 以卵在芽縫、樹皮裂縫處過冬。次年4月上旬欒樹剛發芽時,過冬卵孵化為若蚜,此時多棲息在芽縫處,與樹芽顏色相似。4月中旬無翅雌蚜形成,開始胎生小蚜蟲;4月下旬出現大量有翅蚜,進行
如何提高黃山欒樹的成活率
黃山欒為無患子科欒樹屬落葉喬木植物,原產于江蘇南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自然分布多生于丘陵、山麓和谷地。黃山欒枝葉茂密,冠大蔭濃,初秋開花,滿樹金黃,其果實也非常漂亮,成熟后為靚麗的淡紅色,好似
防治欒樹常見病蟲害
1.欒樹流膠病此病主要發生在樹干和主枝,發病初期病部出現腫脹,表皮呈暗褐色,有液體滲出,然后逐漸凹陷開裂,溢出淡黃色透明柔質膠狀物,最后凝結成硬膠塊。流膠病可分為生理性流膠和侵染性流膠。生理性流膠主要由凍害、日灼
欒樹的主要價值分析
主要價值欒樹耐寒耐旱,常栽培作庭園觀賞樹。木材黃白色,易加工,可制家具;葉可作藍色染料,花供藥用,亦可作黃色染料。藥用價值功能主治清肝明目。主目赤腫痛;多淚。①《本經》:主目痛淚出傷毗,消目腫。②《唐本草》:合黃
欒樹和黃山欒樹的區別
1、樹皮不同:欒樹樹皮粗糙,具細縱裂;黃山欒樹皮光滑。2、葉子不同:欒樹的葉緣有不規則粗齒,一回與二回羽狀復葉并存;黃山欒樹的葉全緣,葉為二回羽狀復葉。3、花、果期有果的形態不同:欒樹花早果早,花期為6至7月,果9至10月,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