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野雛鴨飼養管理技術
從出殼到3周齡是野鴨的育雛階段,應根據雛鴨生長所必需的條件,給予細心飼養與管理。雛鴨的選擇和運輸鴨的體質好壞,直接影響育雛效果。健雛鴨出殼時間一致,發育正常,毛色光亮,眼大有神,腹部收縮良好,抓在手里掙扎有力。弱
雛鴨養殖管理技術
隨著現代化養殖業的發展,養殖戶面臨著以往不曾遇到的諸多問題。諸如投資 選種 選址 建舍等等,往往資金等物質條件相對容易準備,技術的缺乏成了橫在養殖戶面前的巨大困難。也讓一部分渴望成為養殖戶的朋友因為技術缺乏從
冬季如何使蛋鴨多產蛋?
怎樣使蛋鴨在冬季里也照樣多產蛋呢?除防寒保溫、科學管理外,其飼料配比及飼喂方法至關重要。首先要調整蛋鴨日糧,要適當增加玉米等能量飼料的比例,蛋白質含量則降低到15%~17%,并且要注意增加白菜、蘿卜等青綠飼料,以確保
鴨子的野生植物飼料
篦箕草又名堯扁草、苦草。具有纖細的匍匐枝,葉基生,細帶形,葉薄,長的可達2米,寬8--14毫米,綠色半透明,普遍生長于小河航道兩側和湖蕩四周較靜的水中。黑藻又名水王蓀、水燈籠草。莖長0.5--1.5米,分枝少;葉4--8片輪生,片帶
鴨的自然交配方法
自然交配是讓公母鴨在有水的環境中進行自行交配的配種方法。配種季節一般為每年的2~6月,即從初春開始,到夏至結束,自然交配有兩種方式。大群配種將公母鴨按一定比例合群飼養,群的大小視種鴨群規模和配種環境的面積而
鴨子圈養管理技術
選好品種肉鴨品種的好壞直接影響養殖戶的養殖經濟效益,因此養殖時必須選擇優良的肉鴨品種。飼喂1-2周齡的飼料配方為:玉米50%、麥麩12%、油枯8%、豆類(黃豆、豌豆)10%,蠶蛹6%、魚粉6%、米糠5%、生長素0.5%、骨粉2%、土霉素渣0.5%,
番鴨產蛋期飼養管理技術
飼養技術要點產蛋前應按種鴨的體形、體重的標準進行選留。一般開產前母番鴨體重2.5~3.0千克,同齡公鴨4.0~4.5千克,并按1∶4~5的公母比例將多余公番鴨淘汰。分群飼養,種鴨以200~300只為一群,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4只。鴨舍要
肉鴨高密度旱養技術
肉鴨密集旱養新技術是為缺水地區所提供的實用養殖技術。整個飼養無需讓鴨下水。采用全部圈養、殺傷給飼料和照明等新型飼養方式,既可避免寄生蟲、傳染病,又可省工省料,容易管。鴨舍建造選擇土壤透水性好,傾斜度在5-10
雛鴨養殖關鍵技術
了解雛鴨的生理特點雛鴨主要有三個生理特點:一是生長發育迅速。二是調節體溫機能弱,難以適應外界環境。三是消化器官體積小,消化能力弱。做好育雛前的準備工作首先要備足新鮮優質的全價飼料。其次,育雛室、飼養用具
冬季肉鴨高效養殖技術
選擇適宣品種適宜冬養的品種有櫻挑谷鴨、康貝爾鴨、北京鴨、高郵鴨、狄高鴨、上海白鴨等。幼雛培育應選擇壯雛冬養。壯雛的標準是:眼大有神、性情活潑、體態勻稱、絨毛整潔而有光澤,腹部柔軟、有彈性,絨毛覆蓋肚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