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銀杏,其種子即白果可入藥,有滋陰補腎、潤肺止咳、平喘防蟲作用,常見病蟲有銀杏 莖腐病、霉爛病、葉枯病、干枯病、銀杏大蠶蛾等。 一、莖腐病:該病主要危害1-2年生幼苗,高溫條件下,是誘導莖腐病的主要原因。在高溫下苗
銀杏常見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
1、桃蛀螟:1年發生1代。幼蟲孵化后先做短距離爬行,后蛀入種核內危害,將種核全部吃光或只剩下一部分,1頭幼蟲1生只取食1個種實。 第1代成蟲羽化時用80%敵敵畏1000倍液防治。卵孵化盛期可噴灑40%殺螟松1000倍液,7天后噴第2
銀杏樹的猝倒病防治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別名“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古稱“白果”。銀杏樹具有
銀杏苗葉螨的防治
一、葉螨危害規律:6月份庭院銀杏苗樹上都能見到葉片上有葉螨危害,7-8月是危害高峰期,危害可持續到9月份,9-10月葉螨以多種蟲態越冬。葉片受害后變成慘白色,嚴重者變焦枯,早期脫落。影響銀杏苗生長結果與樹勢。 二、防治方
銀杏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銀杏黑斑病是危害銀杏葉片的主要病害之一,由鏈格孢菌侵染所致。鄂北地區每年5 月下旬開始發病,6 月下旬~7 月下旬為發病盛期。此時正值高溫多雨季節,病菌分生孢子大量產生、傳播與侵染。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在落葉或
銀杏樟蠶的防治
一、銀杏樟蠶生物學特性 銀杏樟蠶一年發作1代。以蛹在銀杏樹枝干及樹皮縫隙等處的繭內越冬。成蟲羽化期,廣東在1月上旬開端,2月中旬為盛期,福建在2月上旬開端,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期,浙江則3月上旬開端羽化;盛期在3月下
銀杏果霉爛病
銀杏果霉爛病發生比較普遍,全國銀杏產區均有發生。發病原因主要是采收質量差。采收早,種核不充實,在貯藏期間濕度大則會引起種核腐爛,嚴重影響銀杏果的商品價值和種子的出苗率。 癥狀 銀杏果霉爛一般都帶有一種酒糟氣
銀杏樹絨蚧的防治方法
絨蚧形態特征:雌成蟲扁平,橢圓形,長約2-3毫米,暗紫紅色,老熟時外包白色絨質蚧殼。雄成蟲體長約0.3毫米,翅展約l毫米,紫紅色。卵呈卵圓形,紫紅色,長約0.25毫米。若蟲橢圓形,紫紅色,蟲體周緣有刺突。雄蛹紫褐色,長卵圓形,外包以袋
銀杏樹桑天牛的防治牛
桑天牛,中文學名。別稱:褐天牛、粒肩天牛、鐵炮蟲。成蟲形態特征為:體黑褐色,密生暗黃色細絨毛;觸角鞭狀;第1、2節黑色,其余各節灰白色,端部黑色;鞘翅基部密生黑瘤突,肩角有黑刺一個。 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發生,分布很廣。在江浙
銀杏大蠶蛾的防治技術
銀杏大蠶蛾一般一年發生1代。卵期由前一年9月中旬開始到次年5月約240-250天。3月底至4月初為幼蟲活動期;幼蟲期約60天,7月中旬開始結繭,經一周左右化蛹,蛹期約40天,9月上旬為成蟲期,成蟲羽化期約10天,羽化后交尾產卵,從9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