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中國榛子之都”!
盡管鐵嶺的榛子很有名氣,但就在數年前,當鐵嶺市政府提出這一發展目標時,許多人的心里還是犯嘀咕:能實現嗎?
幾年過后,如今在鐵嶺市,已經沒有人再懷疑政府的這一雄心壯志了:當地政府通過實施政府主導、產業化經營、科技支撐和名優品牌“四大戰略”,實現了榛子產業的跨越式發展:2010年,鐵嶺市被中國林業產業協會和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榛子之都”榮譽稱號。
截至2014年末,全市榛林面積達到140萬畝,產量達到4500萬公斤,平均畝產65公斤,榛子產值實現51億元,榛子主產區農民人均收入1.6萬元。
政府主導
把榛子作為拳頭產業來抓
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
發展榛子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鐵嶺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主要領導每年都親自安排部署、檢查榛子開發工作,制定了榛子產業發展規劃及實施意見,批準成立了市榛子產業管理辦公室,并層層建立責任制和考核獎懲機制。
榛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扶持。為此,鐵嶺市出臺了涉及信貸、財政、科技、林業、品牌創優等方面的十項榛子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從2011年至2013年,市政府啟動了“全市興農富民土地整理榛子開發建設項目”,共投資6500多萬元,用于62個榛子標準園基礎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政府各級部門也紛紛出臺扶持措施,形成合力扶持榛子產業從蹣跚起步到快步小跑。
科技部門每年從科技三項費用中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榛子產業發展;扶貧開發部門將扶貧開發項目與榛子基地建設結合起來,扶持榛農從事榛子生產;水利部門每年從水利建設資金中優先安排100萬元用于榛子基地建設;農機部門將榛子開發機械設備列入農業機械化補貼范圍;林業部門將榛子加工龍頭企業列入企業固定資產投入貸款貼息范圍;農業銀行、農信社、村鎮銀行也隨之開展了林權抵押、聯戶貸款。同時,鐵嶺市各縣(市)區政府和鄉鎮政府積極制定補助政策,在省、市補助基礎上,每畝追加補助200至700元,較好地解決了林農發展榛子產業資金不足的問題。
產業化經營
把小榛子做出規模效益
規模出效益,當一家一戶的生產受制于成本、管理、銷售等問題時,規模經營走上前臺。
合作社是實現規模經營的有效組織形式,在政府的引導下,2014年末,鐵嶺市已經發展榛子專業合作社110個。其中,鐵嶺縣野生貢榛專業合作社、鐵嶺縣馬侍郎橋村眾合榛子專業合作社、鐵嶺市山合林業專業合作社、開原市威遠鎮泰豐榛子專業合作社4家榛子專業合作社獲得了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聯席會議評選的2014年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的稱號。
在合作社的經營下,鐵嶺的榛子產量顯著提升,但僅有產量,沒有附加值,收入還是上不去。怎么辦?
鐵嶺市的做法是:培育龍頭企業做強加工業。為此,鐵嶺市圍繞榛子產業在國內外廣泛開展招商活動,先后與北京匯源飲品公司、天津怡濃巧克力生產廠、承德露露集團等知名公司進行洽談,同時積極幫助現有加工企業做大做強,三能科技有限公司、東野榛子制品有限公司等精深加工企業不斷壯大,目前,全市榛子加工企業發展到120余家。
有了產品,不等于就有現成的市場。為開拓市場,從2010年開始,鐵嶺市委、市政府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國(鐵嶺)榛子節、首屆中國森林食品交易博覽會和鐵嶺榛子(沈陽)展銷會。 2014年9月20日至22日,第五屆中國榛子節暨鐵嶺榛子(沈陽)展銷會銷售榛子40余萬斤。
更多關于榛子的信息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業網站榛子頻道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