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臟中,腎主水,屬陰臟,寒氣通于腎氣,而冬季為腎氣主令,此時人體的氣血開始收斂,精氣需要養藏,所以冬季養生尤其強調養腎,此時食用栗子進補尤為適宜。有“藥王”之稱的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明代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
【推薦食療方】栗子燒白菜。生栗子10枚左右,大白菜200克,白糖、濕淀粉、花生油適量。栗子煮至半熟,撈出,剝去外殼,對半切開;大白菜清洗,切長條塊。鍋內留少許底油燒熱,下栗子略炸后,撈出瀝油。下白菜翻炒,將熟時放入栗子,略燒后勾芡調味即成。白菜也是冬季的時令蔬菜,營養豐富,且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栗子雖長于補腎,但吃多了不易消化,搭配白菜食用則可彌補這個不足。
如果您有更多關于栗子的資訊想要知道,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業網栗子頻道詳細了解,希望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