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長期間,離不開鈣、鎂等元素。
池水中的鈣鎂離子達到適宜比例時,水產動物的成活率、生長速度會提高,這有助于提高產量。
池水中的鈣鎂離子達到適宜比例時,可以增加SOD酶、AKP酶的活性。
池水中的鉀離子濃度適宜時,能提高水產動物的凈增重率,增加ATP酶的活性。
鈣離子可以降低重金屬離子、一價金屬離子的毒性,也能增加水的緩沖性。

一、在水產養殖中鈣鎂鉀有何作用
1、鈣、鎂等元素是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所必需的營養元素。
2、池塘中合適比例的鈣鎂離子可以增加水產動物的成活幾率以及生長速度,從而促進水產動物的產量。
3、池塘中合適比例的鈣鎂離子可以增加SOD酶、AKP酶的活性。
4、池塘中合適濃度的鉀離子可以增加水產動物的凈增重率以及ATP酶的活性。
5、鈣離子能降低一價金屬離子以及重金屬離子的毒性,鈣鎂離子可以增加水的緩沖性。
6、池塘中合適濃度的鉀離子有助于蝦類水產動物蛻皮,從而增加蝦的成活率。
7、鉀離子可以幫助維持滲透壓。

二、水產養殖面積較大應該怎么殺蟲
近幾年,湖泊、水庫水生動物的病害頻繁發生,其中以寄生蟲疾病和魚類暴發性出血病的發病率最高,暴發性出血病多為寄生蟲疾病的繼發癥,因此,防治好寄生蟲是水庫,湖泊防病的關鍵,寄生蟲通常為錨頭鳋、中華鳋和指環蟲。錨頭鳋、中華鳋、指環蟲病一般用依維菌素(1%)防治,施藥注意事項為:
1、計算出用藥水體溶量、水深小于2.5米的湖泊,用藥量為“水面x實際水深x單位用藥量”:水位較深的水庫計算水體容量時要參照一些資料,當前水位和當前水位所對應的庫容量、方式為:[當前水位所對應的庫容量-(當前水位-2.5米水位)所對應的庫容量]x單位用藥量。
2、采用上述方法所計算的用藥量還必須考慮水體pH值和透明度的大小而進行必要的調整。
3、選擇晴天上午8一10時、魚不浮頭的情況下施藥:三天之內無雨的情況下施用最好。
4、施藥要盡可能做到均勻,越均勻效果越佳,施藥時多用漁船、多派人手,在短時間內將藥物施用完畢。

5、選擇在無風或微風的時候施藥,在有風的時候施藥時,在水域下風處離岸邊10~15米的距離內少施藥或不施藥,特別是在下風處的淺水灘、汊灣處酌情減小用藥劑量。
6、根據水域的深淺和自然形態,采用合理分塊的方法分配用藥量,做到全部水域施藥均勻,防止有的水域用藥不到位,有的水域過量用藥而降低了治療效果。
7、施藥過后,用機動船在水域內沿施藥路線來回跑動數次,起到驅趕魚群和拌勻藥物的作用,從而提高用藥效果。

8、大面積水產養殖中一旦發現寄生蟲寄生,施用藥物宜早不宜遲,延誤了治療時機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魚類攝食和生長,嚴重的可能會導致魚類暴發性出血病,使養殖戶蒙受較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