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果是我們國家海南地區(qū)的一種熱帶水果,因為蛋黃果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的高,而且人們適量的使用不僅有美容養(yǎng)顏的效果,而且也能夠消失,所以蛋黃果也是深受很多,朋友們的喜愛和歡迎,那么大,還果應(yīng)該怎樣去吃呢?蛋黃果一般是在什么季節(jié),成熟?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蛋黃果。

蛋黃果怎么吃
1、將蛋黃果洗凈。蛋黃果的皮和芒果皮有些類似,黃中帶有點綠色,非常光滑,所以用清水稍微沖一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蛋黃果的皮不能吃,洗一下是為了防止切開的時候,刀口沾上臟物,進而污染果肉。

2、切蛋黃果。將蛋黃果從中間分開成兩半。蛋黃果切開之后是完完全全的蛋黃色,名副其實。另外蛋黃果還有幾個很大的核。
3、蛋黃果買回來后常溫放置約一個星期,用手輕捏果子,感覺整個果子變軟了就可食用了(未變軟時味道很澀,不可吃)。皮與核不要吃。雖沒什么香味,但果肉甜軟,與芒果、黃肉蕃薯、熟蛋黃的味道類似,還是很不錯的。

蛋黃果什么時候成熟
1、蛋黃果12月成熟,采收后需要后熟4~7天方可食用。蛋黃果倒卵形,長約8厘米,綠色轉(zhuǎn)蛋黃色,無毛,外果皮極薄,中果皮肉質(zhì),肥厚,蛋黃色,可食,味如雞蛋黃,故名蛋黃果。種子2~4枚,橢圓形,壓扁,長4~5厘米,黃褐色,具光澤,疤痕側(cè)生,長圓形,幾與種子等長。花期春季,果期秋季。
2、蛋黃果喜溫暖多濕氣候,年均溫24-27.5℃適宜。能耐短期高溫及寒冷,40℃或1-2℃短時間植株不致受害。花期陰雨高溫嚴(yán)重落花,果熟期忌低溫,冬季低溫果實變硬,頗能耐旱,對土壤適應(yīng)性強,以沙壤土生長最好。蛋黃果是熱帶水果,果肉含糖29.1-30.5%,淀粉5.6-8.1%,粗脂肪1-1.14%,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24.3mg。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

蛋黃果吃多了會怎么樣
1、不要吃多了,適量吃,容易補過多睡不著。不適合吃蛋黃果的人:濕熱體質(zhì)、淤血體質(zhì)的人。所以就要少吃一點。適合吃蛋黃果的人:健康體質(zhì)、平和體質(zhì)、氣虛體質(zhì)、氣郁體質(zhì)、痰濕體質(zhì)、特稟體質(zhì)、陽虛體質(zhì)、陰虛體質(zhì)的人。
2、蛋黃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超纖維和蛋白質(zhì)等上百中對人體非常有益的元素,而且口感跟香味都非常好,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尤其孕婦吃了能提高免疫力,而且有助于胎兒的發(fā)育和生長。不過在吃蛋黃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度,不能夠因為好吃而大吃特吃,任何東西都需要把握一個度,對于蛋黃果亦是如此。

生的蛋黃果怎么放熟
1、生的蛋黃果放在常溫下一周左右后用手摸摸果子軟軟的就可以食用了。蛋黃果是一種熱帶的水果,12月開始成熟,橢圓形或卵形,果頂長尖,成熟的蛋黃果的外皮是橙黃色的,并且外皮很光滑,果肉是橙黃色,帶粉狀組織,柔軟但缺乏水分,很像煮熟蛋黃,微帶酸甜。
2、蛋黃果注意事項:蛋黃果的皮和核不能吃。所有的果實在成熟的過程中幾乎都會分泌催熟的氣體,就是乙烯氣體,其實我們想要把沒成熟的果實放成熟也不需要特意的加催熟氣,只需要把這些沒有成熟的果子密封起來就好了。

在上面的文章當(dāng)中,小編也為大家介紹了蛋黃果的一些吃法,以及為大家科普了蛋黃果到底在什么季節(jié)成熟。其實如果家里有條件的話,每天食用不同種類的水果,對身體也是非常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