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鳥類都是可以下蛋的,包括我們熟知的雞、鴨鵝等等。鸚鵡是人們很喜歡的一種鳥類,非常具有靈性且活潑好動的性格,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近期有不少人問鸚鵡是不是也可以下蛋的呢?又多久下一次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鸚鵡多久下一次蛋
一般一對鸚鵡只要發情交配就會下蛋,大多在春季和秋季。
以虎皮鸚鵡舉例,交配后7天下蛋,下蛋大概4-8枚,取平均值6枚,從第一顆蛋開始孵化到最后一只小鳥出殼大概需要28天,再喂養到滿月,還需30天,假設一窩接一窩下,一窩需要65天,大約2個月,照這么算,一年最多能有5-6窩。但是連續繁殖很傷身體,所以一年大概3窩就夠了。

鸚鵡下蛋前的征兆
1、鸚鵡快要下蛋的時候,會筑巢,會到處搜集可以做窩的材料;做好窩后會一直呆在里面不出。這段時間可能會吃喝比較多,母鸚鵡也會變得性情暴躁,容易咬人。有些鸚鵡,如虎皮鸚鵡,母鳥下蛋之后,多半都是由公鳥負責喂食。
2、通常情況下,大部分的母鳥產蛋前,會出現一些相應的伴隨現象,除了本身健康成年,有反芻擬態反芻,發情踩背的現象之外,最直觀的現象就是母鳥泄殖腔孔張大,糞便變的較為大坨兒,如果伴隨前面的情況出現,那么就可以看作是即將生蛋的前兆咯。不過不同品種的鸚鵡會有一定差異,越大型的改變越不明顯,還要綜合其他情況比較。

鸚鵡蛋怎么人工孵化
1、通風:通風的目的是使胚胎生長發育有足夠的氧氣,并排出孵化箱內的二氧化碳。通風前期需要少,而后期多,前期胚胎需要較少氧氣,代謝排出廢氣較少,通風量太大亦會影響孵化箱內溫度,后期小鳥胚胎代謝旺盛,產熱較多,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亦逐步增加,因此需要通風良好。
2、翻蛋:翻蛋有3個作用,一是防止胚胎與蛋殼粘連;二是促進發育;三是使種蛋受熱均勻。翻蛋每2-3小時一次,翻蛋時要輕拿輕放,要防止兩個蛋撞擊,有點裂紋的都會成為死蛋,最好還是尊重親鳥的孵蛋規律,因為親鳥也是定時用爪子翻蛋。
3、涼蛋:前7天可以不用涼蛋,7天以后,由于胚胎自身產熱增多,孵化箱內溫度不穩定,所以在中后期要涼蛋,每天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到最后兩三天可以增加到20分鐘左右。如果孵化箱內溫度控制精確,也可以不涼蛋。

鸚鵡下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繁殖期間,一對種鳥應單籠飼養,平時在飼料中要多提供一些例如墨魚板骨的含鈣營養,保證雌鳥產卵需要。繁殖期間,鸚鵡的雌鳥會逐步減少進食,雄鳥則會去喂哺雌鳥,而且雌鳥顯得比平常沒精神,好象很疲倦似的。雌鳥每次產大約3-5只蛋,隔一天產一只蛋,孵化期一般為21天左右。
2、孵蛋期間如果天氣過于干燥,必須隔日向鳥巢外噴霧或灑水,以提高巢屋內的空氣濕度,保證雛鳥的成活率。一般鸚鵡都能熟練地照顧好雛鳥,但也有極少數會出現攻擊或放棄雛鳥的現象,如果萬一發現這種情況,就要采取人工喂哺的辦法。
3、在鸚鵡孵蛋期間不要打擾它,不要經常看它或者整理它的巢,出現這些情況,鸚鵡通常會不孵蛋的了。

鸚鵡是可以下蛋的,并且這也是它的一種繁殖途徑。鸚鵡在下蛋之前會發出一些征兆,如上文中提到的筑巢等,想要鸚鵡好好的下蛋、孵蛋,那么大家一定要準備好相關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