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顧名思義就是動物鹿的蹄筋,只能在殺鹿之后才可以提取出來。鹿筋雖然生活中并不常見,但確實一種非常有名的名貴中藥材,應該大部分人都有聽說過,但吃過的人卻并不多。那么鹿筋到底要怎么食用呢?下面與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鹿筋的食用方法吧!

鹿筋怎么吃
花膠預先浸透發開,用水洗凈,切塊。鹿腳筋發脹后,去筋膜,切段。冬蟲夏草、川續斷、生姜、紅棗分別用水洗凈,生姜去皮,切片;紅棗去核。煲內加入適量水,用猛火煲至水開,后放入全部材料,用中火約煲3~4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湯及吃鹿筋。
補腎益精 強壯筋骨,此湯有滋陰補腎、壯腰強筋骨的作用。對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有食療作用。日常以此湯佐膳,有補腎益精、健體養顏、強壯筋骨作用。

鹿筋煲湯怎么做簡單又好吃
先準備原料,鹿筋150克 松茸200克 菜心150克 濃湯300克 黃燈籠辣椒10克 酸菜20克 野山椒10克 姜片、蔥段、香菜根、芹菜稈、精鹽、味精、雞粉、白糖、料酒、濕生粉、色拉油各適量,煎湯或煮食。
鹿筋先用冷水洗凈撈起,盛入瓦缽內,加入沸水浸泡至水冷后,再換沸水。反復換沸水多次,待鹿筋脹發后才能使用(約2 天)。然后把鹿筋修凈,切成手指條,下鍋加姜、蔥、料酒、清水,將鹿筋煨透后取出,放入燉盅內。
雞腳用水燙透,脫去黃皮衣,斬去爪尖,拆去大骨,下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凈放燉盅內,面上放火腿片、蘑菇,加入雞湯、料酒、姜、蔥,上籠蒸至鹿筋熟爛,潷出原汁加入味精、精鹽攪勻倒入盅內,再上籠蒸約半小時取出即成。

鹿筋的營養價值
鹿筋能強筋壯骨、養血通絡、生精益髓,主治勞損,續絕傷,大壯筋骨,補陽氣;對久患風濕、關節痛,腰脊疼痛,筋骨疲乏或軟弱無力,步履艱難,手足無力,手腳抽筋,跌打勞損、筋骨酸痛等療效顯著。鹿筋含豐富的膠原蛋白,且在加工過程中保持了鹿筋的含血量,故加強了鹿筋養血的作用。
因鹿筋內含有睪丸酮、雌二醇等性激素,以及脯氨酸、甘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鈉、鐵、錳、鋅等多種無機元素,故鹿筋具有補腎陽、壯筋骨之功效。主治勞損過度、風濕關節痛、子宮寒冷、陽痿、遺精等癥。

鹿筋的簡介
鹿筋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四肢的筋。功效:補腎陽、壯筋骨。主治:治勞損過度、風濕關節痛、子宮寒冷、陽痿、遺精。鑒定:干燥的鹿筋,細長條狀,金黃或棕黃色,有光澤而透明。長45~65厘米左右,粗約1.5~2厘米。上端帶肉質,下部有半圓形黑色蹄甲之個,亦有帶4個小塊蹄骨者;蹄甲處略帶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質堅韌,氣微腥。以身干、條長、粗大、金黃色有光澤者為佳。

綜上所述,鹿筋的藥用價值極高,常用于調理肝腎虧虛、宮寒不孕、風寒痹痛等等癥狀,同時還有一定要養生功效,可強筋壯骨、養血通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