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是我們生活中常吃的一種果實,對健胃消食效果特別的好。山楂的種子外殼都特別的的硬,導致芽穿不透外殼,所以一般的山楂種子都發不出芽。那么到底有什么方法能讓山楂種子發芽呢?

山楂種子怎么發芽
1、山楂應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采摘,在種子成熟期更易發芽。取出種子再用水搓洗,將洗凈的種子用清水浸泡10天,每隔兩天換一次水。10天過后,趁濕進行沙藏,把種子與濕沙混好,放入向陽背風的坑內。次年4月初開坑取種播種。
2、干種子,首先涼水浸泡10天,每天換水一次,10天后再用50度溫水浸泡,第二天撈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曬,夜浸日曬,反復5-7天,然后進行沙藏。
3、用溫水浸泡3-5天,將種子撈出和鮮牛糞攪拌,然后放入坑內。

山楂育苗繁殖
山楂播種育苗,盆友如果不是商品化規模生產,沒必要用播種法。因其操作麻煩,唯一的優點是可以得到大量砧木苗,其介紹如下。
1、山楂種子種皮堅硬,吸水困難,種胚具有長期休眠的生理特性,一般沙藏兩冬一夏才可以打破休眠。野生山楂采收堆積腐爛以后,用水漂洗去果肉,就得到種子。沙和種子比例為3比1,混拌均勻,藏于容器內或地坑中,保持透氣和一定的濕度,經一個夏季和兩個冬季的沙藏,第3年春就可以播種了。大田起壟,壟距70cm,高10-15cm,壟面兩側開淺溝,深1-1.5cm,條播覆土造墑后壟面蓋草保濕,待稍有幼芽出土去除蓋草。幼苗長出2-3片真葉可施喂一次薄肥,來年春天移栽一次。經2-3年培養就可以作為砧木進行嫁接了。

2、根孽育苗。山楂根部裸露后,容易萌生根孽苗。介于這種習性,盆友可在早春土壤解凍后采集山楂根短截成15cm的小段,插入沙壤土的溫室培養床中,根條插入深度與床面持平,株行距15-15cm,生根發芽前水份要求比扦插枝條水分略少。出苗后同播種苗一樣養護,來年春季移栽。
3、果園淘汰樁和野生樹樁的采集后一般先在大田養護1-2年再上盆。

山楂種子播種技巧
山楂種子經過層積處理以后,可以春季播種或秋季播種。秋播在土壤封凍前進行,春播在土壤解凍后即可。播種方法主要有條播和點播兩種。條播分為寬行幅播、窄行幅播以及大小行幅播;畦播可分為3行幅播、 4行大小壟幅播。生產上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多采用畦播;水源缺乏地區及山區常用條播。一般畦條播的,行距為20厘米左右,多采取橫向開溝,溝深2厘米左右,不宜過深。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條播于溝內,及時覆土。
催芽處理的種子,可做畦點播。可以按一定距離用點播器壓出播種穴,根據種子發芽情況,每穴點播2—5粒種子,覆土1.5厘米。
無論條播或點播,覆土后畦面都要蓋0.5厘米厚的細河沙,并輕輕鎮壓一下,畦土干旱時,可灌1次透水。
山楂種子的播種量,因種子大小和種核的有仁率高低不同差異很大。一般山植種子每公斤8000粒,每畝播種量50—125公斤,出苗率為15—30%,每畝可出砧木苗5—6萬株。

病蟲防治
防治紅蜘蛛和桃蛀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噴布2500倍滅掃利。
防治桃小食心蟲在6月中旬樹盤噴100~150倍對硫磷乳油, 殺死越冬代食心蟲幼蟲,7月初和8月上中旬, 樹上噴布1500倍對硫磷乳油,消滅食心蟲的卵及初入果的幼蟲。
防治輪紋病在謝花后1周噴80%多菌靈800倍液, 以后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噴1次殺菌劑。
對白粉病發病較重的山楂園在發芽前噴1次5瘦石硫合劑,花蕾期、6月份各噴1次600倍50%可濕性多菌靈或50%可濕性托布津。

如上所述,山楂種子的外殼雖然硬,但并不是沒有方法提高發芽率的,將種子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再種基本能大大提高發芽率。而且喜歡盆栽的朋友,還可以在家里種個山楂小盆栽,既美觀又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