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是以中藥都主的國家,中醫(yī)藥也是非常發(fā)達的,有很多病使用中藥內(nèi)服效果比西藥更有效果。遠志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特別重要的中藥材,使用率非常高。種植遠志的人也越來越多,那么種植遠志的產(chǎn)量高不高?

遠志畝產(chǎn)量多少
一般情況下三年生遠志畝產(chǎn)可達一百八十公斤 遠志筒可達百分之六十以上 遠志播后也可采收 畝產(chǎn)一百公斤左右 遠志筒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志遠的經(jīng)濟效益
遠志是一種十分抗寒、抗旱的草本藥材,適應(yīng)范圍很廣,對土壤要求不嚴,不論荒山、荒地、林帶、草原、平原都能生長,但低洼積水地生長不良。遠志一年三季都可種植,在干旱地區(qū)下過透雨后種植最佳,只要小苗出來了,就再也旱不死。據(jù)我們試驗表明,遠志密植可明顯增產(chǎn),每667平方米用種2kg,采取寬幅播種,不用間苗,這樣省去很多麻煩,只要注意中耕除草就行。實際操作時,遠志生長2年就可以采收,在荒野中3年或多年生都行。一般產(chǎn)量150-250kg/667平方米,混等貨30--38元,一級貨55--70元,效益在5000元/667平方米以上。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圓柱形,長達40厘米,肥厚,淡黃白色,具少數(shù)側(cè)根。莖直立或斜上,叢生,上部多分枝。葉互生,狹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厘米,寬1-3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窄,全緣,無柄或近無柄。總狀花序長約2-14厘米,偏側(cè)生與小枝頂端,細弱,通常稍彎曲;花淡藍紫色,長6毫米;花梗細弱,長3-6毫米;苞片3,極小,易脫落;萼片的外輪3片比較小,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內(nèi)輪2片呈花瓣狀,成稍彎些的長圓狀倒卵形,長5-6毫米,寬2-3毫米;花瓣的2側(cè)瓣倒卵形,長約4毫米,中央花瓣較大,呈龍骨瓣狀,背面頂端有撕裂成條的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花絲連合成鞘狀;子房倒卵形,扁平,花柱線形,彎垂,柱頭二裂。蒴果扁平,卵圓形,邊有狹翅,長寬均約4-5毫米,綠色,光滑無睫毛。種子卵形,微扁,長約2毫米,棕黑色,密被白色細絨毛,上端有發(fā)達的種阜。花期5-7月,果期7-9月。

遠志的功效與作用
遠志有安神益智,祛痰,解郁之功效。主治驚悸,健忘,夢遺,失眠,咳嗽多痰,癰疽瘡腫。
1、《綱目》:"治一切癰疽。"
2、《本草經(jīng)集注》:"殺天雄、附子毒。"
3、王好古:"治腎積奔豚。"
4、《本草再新》:"行氣散郁,并善豁痰。"

5、《藥性論》:"治心神健春,堅壯陽道。主夢邪。"
6、《別錄》:"定心氣,止驚悸,益精,去心下膈氣、皮膚中熱、面目黃。"
7、《日華子本草》:"主膈氣驚魘,長肌肉,助筋骨,婦人血噤失音,小兒客忤。"
8、《本經(jīng)》:"主咳逆?zhèn)校a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
9、《滇南本草》:"養(yǎng)心血,鎮(zhèn)驚,寧心,散痰涎。療五癇角弓反張,驚搐,口吐痰涎,手足戰(zhàn)搖,不省人事,縮小便,治赤白濁,膏淋,滑精不禁。"

遠志的采收加工
1、采收:種子應(yīng)在果實7--8月份成熟時及時收獲。根第2年即可收獲,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
2、加工:挖出根后,去掉泥土和雜質(zhì),趁水分未干時選粗大整齊的放在平板上來回搓至皮肉與木心分離,抽去木心,曬干即為遠志筒。較小的根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軟,去掉木心,曬干,因皮部不成筒狀,故名“遠志肉”。過于細小,不能抽去木心的稱為“遠志根”。曬干的遠志貯藏于干燥通風(fēng)處。遠志以筒粗、肉厚、去凈木心者為佳。

如上所述,遠志的產(chǎn)量非常的高,每畝產(chǎn)量高達一百多公斤,可見收益非常的客觀。遠志的功效特別的大,治療失眠健忘、夢遺、咳痰等等癥狀的療效非常的好。所以種植遠志的利潤很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