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的高營養眾所周知,因為成為熱門美食開始受歡迎,而品種稀少,所以石蛙養殖業也成了熱門行業。那么石蛙喜歡吃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野生石蛙吃什么食物
石蛙剛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內靠孵黃囊營養,當孵黃被消耗之后便開始覓食,幼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蟲、小型昆蟲及昆蟲幼體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圍很廣,解剖觀察47只成蛙,在胃和腸中發現的食物有57種,如昆蟲、蜈蚣、蜂蛛、馬陸、蝸牛、螺蜆、蝦、蟹、雜魚、沙鰍,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鳥類等。

石蛙人工養殖吃什么
石蛙蝌蚪破膜后頭3天靠卵粒中能量逐漸長大,小蝌蚪出生10天后以蛋黃、豆漿等為食,20日齡后逐步改投煮熟的植物性、藻類性飼料,如薯類的莖葉、瓜類的果葉、米飯和鮮嫩水草等,幼蛙主要喂食小蠅蛆、小黃粉蟲、小蛆蝴等活動性飼料,成蛙主要吃蚯蚓、黃粉蟲、蠅蛆等。

石蛙喂食要點
1、石蛙主要食動物性食物如:蚊蟲、昆蟲等。石蛙通常是在夜間出來找食吃,白天躲在洞穴里休息(進行消化吸收)。很多人都比較好奇為什么石蛙喜歡在夜間捕食,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其主要原因以及它們對食物的要求。
2、石蛙的視力較差,它只能捕食活動著的活餌料,把死的食物送到其口邊也不攝取。當發現食物目標時,就勐然跳起,直撲食物對象,甩出帶粘液的舌頭把食物逮住,迅速卷入口中。

3、剛孵化出膜的小蝌蚪,在4~5天內靠孵黃囊營養,當孵黃被消耗之后便開始覓食。經解剖觀察,蝌蚪的腸中有植物碎屑、小環藻、絲藻、水綿、苔蘚、草履蟲、纖毛蟲、水蚤、輪蟲以及硅藻、甲藻、金黃藻等。進行人工飼養時,可投喂一些蛋白質較高的餌料,如蛋黃、豆漿及魚粉等。
4、石蛙期的食物主要是蚊蟲、小型昆蟲及昆蟲幼體等。至成蛙期,其食物范圍很廣,解剖觀察47只成蛙,在胃和腸中發現的食物有57種。如:昆蟲、蜈蚣、蜂蛛、馬陸、蝸牛、螺蜆、蝦、蟹、雜魚、沙鰍,以及蚯蚓、幼蛇、小型鳥類等。
石蛙養殖生活環境
1、石蛙屬于耐寒不耐熱的爬行動物,適宜溫度為15~25℃,水溫過高會出現異常甚至死亡,在寒冷的冬天石蛙都蟄伏起來冬眠,倘若在寒冷的冬天水溫高于12℃時,也會有部分石蛙伏在洞口或跳出洞穴活動。
2、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石蛙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點的限制,一般來說養殖場地宜選擇在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環境安靜、冬暖夏涼、不旱不澇、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3、石蛙是變溫動物,沒有調節體溫和保溫能力,其體溫隨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石蛙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6℃,最適溫度24~25℃,春秋兩季是其活動最頻繁、攝食量最大、生長最迅速的季節,4~6月、 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時期,當水溫超過30℃,攝食活動減少。當水溫降至12℃,蛙代謝很弱,進入冬眠,冬眠時,蛙雙眼緊閉,不食不動,靠脂肪體來維持生命活動,對外界刺激不作出反應,冬眠期若水溫上升到適宜的溫度,蛙就會再出現活動。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溫在31℃左右,不同季節有所變化。石蛙亦能忍受長期的0℃環境,但水不能結冰,冰封缺氧導致石蛙死亡。
4、養蛙池可建在室內或室外,室內要求通風,涼爽,無太陽光直射,室外可設涼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簡地在室內,庭院內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場所。
5、人工養殖石蛙一般采取精養,建池時應注意盡可能符合蛙的生活習性,供有水、陸、石穴、喂食等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條件,而且又要便于飼養管理。

以上我們得知石蛙吃什么以及養殖的一些要點和環境要求,養殖石蛙并不是很難的事情,主要還是要保證它的生活環境合理健康,這樣才能養殖出優質的石蛙,創造更高的利潤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