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的美味與營養人人皆知,深夜來一份麻辣小龍蝦,拍照配上文字“夏夜與麻小最配”,引來朋友圈陣陣羨慕與減肥人士的記恨。雖然麻小好吃,可是殼卻難剝。那么小龍蝦怎么剝最方便呢?又什么技巧呢?那么隨著小編的文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龍蝦怎么剝最方便?
1、先手拿小龍蝦,用兩根手指粘住頭部,擠壓兩側,然后扭動龍蝦頭緩慢抽出,這樣就能將頭部的一些肉肉保留了。
2、然后捏住蝦尾用力扭動,當殼與肉分離的一瞬間,迅速扭斷蝦尾,運氣好蝦尾巴的肉也能完整保留下來,甚至連蝦線都能抽出來。
3、抓住頭尾部分來回扭動,將頭的第一塊殼剝下,蝦殼要朝外剝,朝里頭會把蝦肉弄斷的,第一塊殼剝下之后,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4、最后,一只手溫柔的粘住較粗一側的肉肉,另一只手粘著這蝦殼,兩個手做反方向運動,蝦肉就抽出來啦,蝦線最好去一下,就在龍蝦的背上。

剝蝦口訣
拉著你的手(用手抓起龍蝦鉗);
輕輕吻一口(嘗一下龍蝦的味);
掀起紅蓋頭(剝龍蝦的頭胸甲);
解開紅肚兜(撕開龍蝦的腹節);
拉下紅褲頭(拽掉尾節、尾肢);
讓你吃過夠(過上吃龍蝦的癮)。
吃龍蝦過敏怎么辦
有一部分人吃海鮮類的食物都會過敏,那么吃龍蝦過敏之后怎么辦呢?如果吃的不多,過敏的不是很嚴重,就可以適當地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者鈣片可以緩解癥狀。藥物可以吃撲爾敏或西替利嗪,或者去醫院要醫生開點藥。

如果過敏嚴重,可選用適當的抗過敏藥物治療,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強的松等,一般是四種抗過敏藥物聯用的,效果好一些當然最好還是去找醫生咨詢。
過敏期間盡量遠離含酒精的飲品。必須有充足的休息,作息時間要正常,飲食以清淡為主,一旦生活節奏錯亂,就很容易復發。
吃蝦要注意的幾點
1、分公母
很多人愛吃小龍蝦,但是知道龍蝦有公母的不多吧,能分辨公母的更是少之又少了,跟著小編來漲個姿勢吧:公蝦的鉗子略大,母蝦的尾巴比較大;等到8月份的時候,公蝦的黃比較多,母蝦的籽比較多。

2、看大小
小龍蝦個頭越大賣的越貴。
3、白鰓才是干凈蝦
判斷一只蝦干凈與否,得看蝦鰓夠不夠白。因為鰓是小龍蝦的呼吸器官,水里的雜質都要經過鰓的過濾。養在淺水區的蝦因為水中雜質比較多,鰓都會發黑,而只有在深水湖中養殖的蝦才會擁有干凈的鰓。
4、咬頭吃黃
蝦黃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磷脂、維生素等營養素,是蝦身上最寶貴的地方,一般位于蝦頭位置。只有去過頭的蝦才能咬,蝦頭前部的胃囊是不能食用的。
5、鮮蝦和凍蝦
冬季小龍蝦產量比較少,一些商家就會在夏天時凍一部分蝦冬天賣。

6、抽蝦線,吃蝦青素
大部分賣小龍蝦的商家會在制作之前把蝦線去掉,但是這樣做的話會使蝦肉松散,影響口感。蝦線抽掉后背上的那塊白色的肉不要扔,那可是蝦身上蝦青素最多的地方。蝦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腫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7、吃蝦鉗
拽蝦鉗的時候,一定要拽接近交叉口的地方,不要拽尖部,這樣才更容易拽出蝦肉。
8、青蝦紅蝦
專業吃貨都知道,小龍蝦分青蝦和紅蝦。青蝦是指剛脫完殼顏色發青的蝦,蝦殼較軟,肉質鮮嫩,做熟后顏色發黃,一般在五月份比較多。紅蝦是脫完殼后長了一段時間的蝦,肉質緊實,口感Q彈,做熟后顏色深紅。

小龍蝦過敏癥狀
1、全身癥狀:主要表現為皮膚搔癢,皮疹,有時可有低熱。
2、呼吸系統癥狀:有人可發生過敏性哮喘,表現為胸悶、憋氣及極度的呼吸困難。
3、胃腸道癥狀:可有胃腸過敏的癥狀,如: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
4、其他少見癥狀:全身多部位出血,最為常見的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等。我們稱之為“過敏性紫癜”。

吃龍蝦除了享受美味的蝦肉外,剝蝦也成為了一種樂趣和挑戰,但是要確定自己對龍蝦是不過敏的喲,而且最好要選擇干凈衛生的店家,面對一盆誘人的小龍蝦,大家應該“放下身份、丟下架子、別顧面子”動手比比看誰剝的更快吃的更多。以上我們介紹了小龍蝦的剝法,是不是很想學會馬上實踐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