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田七根腐病的原因很多,在田間表現的癥狀也比較復雜,癥狀不同通常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引起田七根腐病的病原主要有真菌性病原和細菌性病原。
1、細菌性根腐:七農俗稱“綠臭”。主要發生于種苗移栽田,在出苗期間引起芽腐。該病在二、三年生田七整個生長期都有發生,一般在蘆頭與芽基結合處出現褐色水漬狀病變,繼而呈角狀向上蔓延,造成莖桿基部腐爛中空。
病害發生初期在晴天中午很容易發現,植株地上部表現為急性萎焉,即葉片呈綠色萎焉披垂;在發病部位可以看到百色菌膿,聞有臭味。
2、真菌性根腐:田七真菌性根腐由于引起的病原種類不同,表現癥狀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
(1)黃腐:表現為地上部植株矮小,葉片黃化;地下部塊根初期根部末端受害,以后逐漸向內部擴展,受害病根呈黃色干腐,常可見黃色纖維狀或破麻袋片狀的殘留物。七農稱為“黃臭”。
(2)塊根開裂:受害塊根表現為塊根開裂、黃褐色,地上部植株矮小。
(3)受害塊根表現為髓部組織首先腐爛,而根部皮層仍相對完整。該病害在各年生田七上均有發生,但以二、三年生田七發病較為嚴重。
在田七整個生長期間均有發生,但以3~5月份和9~10月份發病較為嚴重。出苗期間又以二年生田七發病嚴重,表現為芽部腐爛,受害部黃褐色,并可蔓延至莖桿基部,造成植株倒伏,地上部葉片仍為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