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的叫隼,如:急隼,大多體長30-60cm.
中型的叫鷹,如:雪鷹,大多體長50-100cm.
大型的叫雕,如:坐山雕(禿鷲),大多體長80-180cm.
鷹脊椎動物,鳥綱,鷹科部分種類的通稱.一般指鷹屬的各種鳥類.視覺敏銳,能在高空飛翔時看到地面上的獵物.由于鷹眼的視網膜的黃斑處有2個中央凹,不僅比一般動物多1個,而且中央凹的感光細胞每平方毫米多達100萬個(人眼僅約有15萬個).上喙尖銳彎曲,下喙較短.4趾具有銳利的鉤爪,適于抓捕獵物.性情兇猛,肉食性,以鳥、鼠和其它小型動物為食;有些種類喜食尸體,如禿鷲.兩翼發達,善于飛翔,一般多在晝間活動.多棲息山林或平原地帶,如蒼鷹、雀鷹(鷂子)、鳶(老鷹)等.
雕是大型猛禽,體型粗壯,翅及尾羽長而寬闊,扇翅較慢,常在近山區的高空盤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幼畜等大形哺乳動物,也嗜食鼠類.我國常見的種類有金雕和烏雕.
金雕俗稱潔白雕,體較大,全身為黑褐色,體色為雕類與鷹類中最發黑的一種.成鳥頭頸部金黃色.幼鳥尾羽基部以及翅膀飛羽的基部為白色,成長后白色部分消失.飛翔時翼長而寬,尾端稍圓形.在我國也有分布的白尾海雕與虎頭海雕的幼鳥,全身也為褐色,與金雕很相似,但尾形為楔形,是與金雕相區別的重要標志.棲于山地,常高踞山崖巔頂或飛翔于高空中.性兇猛,喜食野兔、雉、鶉以至大形哺乳動物幼麝等.巢營于高山懸巖上或峭壁的樹上,遷徙時在我國東北常能見到.幼鳥馴養作獵鷹;飛羽及尾羽可供制扇,有重要經濟價值.
烏雕俗稱皂雕或花雕,體形比蒼鷹大,全身黑褐色,腰部有V字型白斑,尾比金雕及白肩雕長.幼鳥翼的復羽先端有淡色斑.翼下初級飛羽基部也有淡色斑.常棲于沼澤、河川、水邊等地,嗜食蜥蜴、蛙、小型鳥類、鷗、鴉以及鼠類,也常食動物尸體.終年留居我國東北和長江下游一帶,冬時常見于福建、廣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