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鷹有不同的脾氣秉性,因此不能拘泥于一法,也不能守著祖法故步自封。要根據鷹的特點探索創新,技術水平才能不斷提高。還是依那句老話,以無法為有法。
傳統的方法有暗開和明開兩個步驟,每步又有原食和喂食兩個層次。
暗開是尊重蒼鷹隱蔽進食的習性,把食綁在杠上,人躲開不打擾它,一兩天內它就進食了。原食是鷹在野外已熟悉的鴿子、斑鳩、麻雀、老鼠等,鷹接受快。喂食是切成小拇指大小的凈肉條,鷹接受慢。一般是先用原食,先易后難,逐步發展。
明開也是先易后難。拿一只麻雀(其他原食都可),讓鷹看著,薅去毛,露出鮮紅的肉,最好滲出殷紅的鮮血,手攥成鳥頭壯,食拇二指捏住刮鷹喙鉤,喙沾上血腥后,它會咂咂滋味兒,然后叼過去放杠上撕食,下次要改用喂食了。
鷹最習慣于用爪子抓肉,行話叫“遞把兒”,有可能抓傷你的手。遞肉要始終自上而下,只到嘴處,使鷹養成好的習慣,保護好你的手。
鷹開食后,逐步過渡到只用喂食一種,為以后的馴化和使役打下好基礎。不然以后出獵背著個叫鷹的大兔子,不僅僅壓著,還叫人笑話。
為追求最高速度,我嘗試倒行逆施,在開飲時滴上鮮紅的血,碗邊兒擱幾條鮮紅的肉,鷹飲著水就吃肉了,開食就這樣簡單,有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