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階段指31~60日齡,此期生長發育最快。60日齡進行選種,一般仔鴨和淘汰鴨的體重均接近于種鴨,故可作為肉用仔鴨上市。
(1)野鴨舍建筑:
應選擇地勢稍高、背風向陽、臨近水源處建舍, 多為半敞開式鴨舍,外有運動場和水面。每間鴨舍長6米、寬4米、高2.5米,前墻開門。鴨舍、 運動場和水面三者的面積比例為1:2:3。正常密度為10~15只/平方米。
(2)架設野鴨防竄網:
50日齡時翼羽基本長齊,開始學飛, 必須在運動場和水面周圍、頂部架設金屬或尼龍網罩,網眼以2厘米×2厘米為宜,以防飛竄。欄水竹竿或金屬網要深及河底,以防潛逃。
(3)精心飼喂野鴨:
采用配合飼糧,堅持定時定時,日喂3次,逐步增加喂量( 日投料量為其體重的5%)。如果是作為后備種鴨,應酌情增加青綠多汁飼料,用量約占喂料量15%左右,以適當控制體重。產前30~40天可增至青料占55%~70%,粗料占20%~30%,精料占10%~15%,控制葷料,以防早產。
(4)科學管理野鴨:
每天清舍,勤換墊草和通風換氣,保持水源清潔衛生。 要確保每只鴨子都有采食位置。定期稱測體重,并酌情調整飼糧,使種用育成鴨達到標準體重,使肉用仔鴨及時上市。
(5)野鴨充分放牧:
40日齡后,除惡劣在天氣外,均應實行牧養, 一方面可以使其保持野性,維持肉質的細嫩野味,防止肉質退化;另一方面也鍛煉其合群性,克服飼糧配方營養之不足,對提高體質和種用價值大有裨益。對肉用仔鴨則應減少牧養或全部舍飼,增加蛋白質喂量,增添某些飼料添加劑,促進生長,提高肉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