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食蛋癖 蛋野雞剛產下蛋,野雞群就一擁而去啄食,有時產蛋野雞也啄食自己下的蛋,主要發生在產蛋野雞群,尤其是產蛋旺盛的春季。多由于飼料缺鈣或蛋白質含量不足,常伴有薄殼蛋或軟殼蛋。常由軟殼蛋被踩,或偶爾巢內、地面打破一個蛋開始。
2.6 異食癖 啄食陳舊的白灰渣、磚瓦、陶瓷碎塊,吞食被糞尿污染的羽毛,木屑等,多見于中野雞或成野雞。病野雞常見消化不良、羽毛無光、消瘦等表現。
3 野雞惡癖的預防措施
3.1 適時斷喙和修啄 適時斷喙和修啄是預防和制止野雞惡癬發生的一種效果較好的辦法。斷喙,就是借助專用的器械將野雞喙尖端斷去,斷喙后上喙稍短,下喙稍長,使野雞失去啄傷皮肉和啄吃野雞蛋的能力,從而避免惡癖形成。斷喙盡管不能完全防止惡癖,但能減少惡癖發生率及減輕其損傷,還可節省飼料。
(1)斷喙器械:斷喙器在國內已有批量生產。沒有斷喙器,可用剪刀和電烙鐵代替。另用薄鐵板根據野雞喙的粗度鉆幾個直徑不同的橢圓形的孔,作為保護板。
(2)斷喙時機:早期斷喙,5-9日齡(或7-10日齡)進行第一次斷喙較好,10-12周齡(或開產前)對蛋野雞進行修整。晚期斷喙,在l0-12周齡時進行。最遲不晚于18周齡,因為產蛋期斷喙,會導致產蛋率下降。如不愿全群斷喙,至少應把野雞群中的惡癖野雞捉出,進行斷喙。
(3)斷喙手術:①早期斷喙手術。助手右手握野雞,左手持保護板,將雛喙插入板上孔徑適宜的孔里,使野雞喙露出的長度為從喙尖到鼻孔的1/3。注意使雛野雞頭向下低,保護板上端呈內向傾斜,使露出的上喙長一些,下喙短一些。術者持燒紅了的電烙鐵從喙尖烙起,以烙代切,一層一層地烙到從喙尖到鼻孔1/3處為止。出血時,用電烙鐵接觸幾秒鐘以減少出血。在電烙過程中,將雛野雞頭向下低,不致烙傷舌尖;保護板有一定的傾斜度,斷喙后才能達到上喙短、下喙長的目的。②晚期斷喙手術。上喙和下喙須分次進行。斷上喙時,用燒紅了的剪刀斷去l/2;斷下喙時斷去1/3(均指從喙尖到鼻孔的長度而言)。斷后立即用電烙鐵修整銳角,使之達到鈍圓。燒烙過程中,將野雞脖子伸長,野雞舌能自動回縮,再用一薄鐵板壓住野雞舌和粘膜,避免燒傷舌尖的粘膜。
(4)斷喙方法有:①噴燈斷喙法,點燃噴燈,再在距噴口5-10cm處放大小、厚度適宜的鐵板,并調整其距離,使鐵板燒至暗紅色,然后將雛野雞喙尖觸及鐵板燙烙斷之。②鐵爐斷喙法,在育雛用的生鐵爐內加煤燃旺,直到爐子上端的爐壁呈暗紅色,將雛野雞的喙尖抵在爐壁上燙烙斷去即可。斷喙務求精確,最好請專業人員來做,成功的斷喙既可防止啄癖又可減少飼料浪費。
(5)修喙:某些早期被斷喙的野雞,當性成熟后,喙又會重新生出而參差不齊。對這些野雞應及時進行修喙。修喙時不要切削過多,能達到喙緣圓滑即可。
(6)注意事項:斷喙前、后一天,按每10只雛野雞每天加入VK0.5-1 mg于飲水中,預防出血;斷喙前、后各5 d內不要作免疫接種;晚期斷喙應于涼爽天氣時進行,術后要供給清涼的飲水;斷喙后1-2周內,應喂給粉狀飼料,槽內飼料和飲水保持6.5 cm左右。待傷口痊愈后再喂顆粒飼料。
3.2 喂給營養全價的配合飼料 (1)配制飼料營養要全價平衡。動物性飼料要占5%-10%,粗蛋白在雛野雞中保持18%-20%,青年野雞占14%-18%,礦物質飼料占3%-4%,食鹽0.3%-0.5%,其中青雛階段飼料中鈣占0.7%-0.8%,成野雞食料中鈣占0.8%-1.2%,同時要補充適量青飼料或干草粉。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過65%,無動物蛋白配方應特別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飼料單一,會收到良好效果。(2)從正規的飼料場或經銷商處購買所需飼料。飼料監測部門對飼料商店應經常監測,確保配合飼料的質量。各型號飼料絕不可混用或代用,例如,蛋野雞用飼料只能喂給產蛋野雞,雛野雞用飼料只能用于雛野雞。(3)自配飼料,必須根據野雞群日齡、生產水平和飼養標準來確定配方。日糧中所含代謝能、粗蛋白質、各種必需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必須達到飼養標準的要求。在日糧的粗蛋白總量中,動物性蛋白不應少于2/3。配制時必須認真把各種成分混合均勻。配制后盡可能新鮮使用,防止霉敗。(4)在日糧中添加0.2%的蛋氨酸,能減少惡癖的發生。每只野雞每天補充0.5-3 g生石膏粉,啄羽癖會很快消失。缺鹽引起的惡癖,可在日糧中添加1.5%-2%食鹽,連續3-4 d,但不能長期飼喂,以免引起食鹽中毒。(5)補喂沙礫,提高野雞的消化率。不要用普通細沙,要用從河沙中篩選出的堅硬、不易破碎的沙礫,雛野雞用小米粒大的,成野雞用高梁粒至玉米粒大的。平養野雞經常設沙礫槽任其自由采食,籠養野雞可在日糧中摻入0.5%-0.7%沙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