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蝸牛屬雜食性動物,所以一般以各種蔬菜、闊葉樹葉、水生植物等青飼料為主,輔以少量的精飼料。蝸牛的食量比較小,一般是它自身體重的 5% ,每天喂一次就可以了,但要注意隔一段時間應該對個體大小不同的蝸牛進行調整。同時,投料還要講究適宜的時間。因為蝸牛是晝伏夜行的家伙,投料過早會影響飼料的新鮮度,過晚又會錯過它取食的最佳時期,因而一般在傍晚黃昏時間投食最好。
一、蝸牛喜歡吃的東西
蝸牛喜歡吃的東西很多,大部分的蝸牛喜歡吃姑婆芋、面包樹、雀榕、血 桐、蟛蜞菊、雙花蟛蜞菊、蔬菜、蘑菇球根、蘑菇、瓜果樹葉、菌類、石菖蒲、密花苧麻、黃藤、臺灣青莢葉、黃槿、枯枝、腐葉、葡萄、葡萄葉、菜瓜葉、小白菜、萵苣菜、瓜類的果菜、蕃薯(地瓜)、蛋殼等,而且有一點點農藥或是噴灑過除草劑的任何植物它們都不吃。有時候,沒東西吃時,蝸牛才會吃同類或是紙。
小型的蝸牛都愛吃苔蘚、蕈類、葉片的表層膜,嫩葉、新芽、根端,也有的會吃花、花蕾、枯枝和吸食死亡動物的體液;有些卻專門吃葉片的表層膜。
二、飼養方式
大體分為室外開放式和室內封閉式兩種。室外開放式包括溝式、棚式、庭院式等,讓其在保護圈內,類似于自然條件下的生長繁殖。室內封閉式養殖可用土盆、塑料盆、木箱、水泥池、桶、缸、罐等,用紗罩、濕布、薄膜封口,保溫保濕防鼠害。室內封閉式飼養便于溫度、濕度的調控,加上充足的飼料,不僅可解除蝸牛的冬眠,而且可達冬繁冬養的目的。室內飼養最好用塑料薄膜封閉四周,以保持溫濕度。
三、日常管理
1.溫度16~40℃,最佳25℃,一般能高不低。加溫必須采取地龍火道,且常年備好,尤其是春末秋初,要防止突然降漫,有條件暖氣最好,不要采取火爐加溫。
2.濕度。飼養土的土表濕度要保持到25%~35%,空氣相對濕度85%~90%,能濕不干,控濕、保濕采取塑料布蓋頂。
3.防止干風、冷氣直接吹進,進口應采取雙門、掛布、擋風板。
4.堅決控制有異味的氣體進入飼養場地。
5.飼養土必須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過農藥、化學物質的污染砂土。
6.養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氣性。
7.不工作時不要強光照射,陰暗最好,夜間采用15W紅色燈泡照明,這樣能刺激產卵。
8.卵的孵化。蝸牛的養殖成敗,關鍵在卵的孵化,控制室內溫度在20~25℃,空氣濕度在90%~95%,土表濕度在25%~30%,改進采卵孵化方法,采用種蝸牛60天輪倒法,此法能大大提高蝸牛的養殖效益,一般出殼率達95%以上。
9.1~3月齡蝸牛飼養池內加濕,堅決不能用水潑,采用噴霧器噴,最好用溫水。
10.發現病、死蝸牛及時清除。
11.勤清糞便,最好采取蚯蚓與蝸牛混養,一舉兩得。
12.防止天敵侵害、滅鼠、滅蟻,定時用1/1000的敵百蟲溶液噴灑,能有效地殺滅蝸牛的最大天敵--螨,定期用過氧乙酸稀釋液,對蝸牛的養殖場所進行消毒,殺滅病源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