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山雞的管理工作重點是溫濕度控制、通風換氣、疫病控制三個方面。
溫濕度控制。冬季天氣寒冷,氣溫低,溫差大,寒風凜冽,保溫工作是日常管理的重點工作。山雞舍內溫度要求:1日齡~3日齡為35℃~34℃,4日齡~7日齡為34℃~32℃,2周齡為31℃~28℃,3周齡為26℃~24℃,4周齡為23℃~22℃。一個月后可以保持在18℃左右。保溫的措施比較多,如對雞舍進行修繕,適應保溫材料,封堵通風處,提高日糧能量飼料含量,增加飼養密度等。雞舍內的濕度一般為前高后低,前一個月相對濕度保持在65%~70%,以后為55%~65%。
通風換氣。通風換氣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舍內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很多疫病,都與舍內有害氣體過高有關,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因此,在修建雞舍時就該把通風換氣考慮進去。為便于采光、通風,最好選擇背西北朝東南雞舍,墻體、天花板導熱絕緣性能要好,密封性能要好。通風可采用自然通風,也可以采用負壓通風系統。冬季通風要考慮到溫度問題,一般在通風前,前提高舍內溫度,通風時不可一下通得過大,避免舍內溫度降得過低。要循序漸進。一般在晴朗天的午后,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通風。
疫病控制。根據養殖場自身情況,以及周圍環境疫情等情況,制定并建立科學的免疫程序。另外,定期對環境、雞舍、用具等消毒。在日糧中添加藥物進行預防。提供全面的日糧,保證營養物質的豐富性和充足性。
山雞常見的細菌疾病有霉形體、沙門氏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其中以霉形體、大腸桿菌病及其并發癥最為突出。常使用的藥物有泰樂菌毒、泰妙菌素等。在使用藥物是,如果日糧中添加了莫能菌素、鹽霉素、馬杜霉素等藥物,不能使用泰妙菌素。對于大腸桿菌與霉形體病混合感染,可用泰樂菌素與慶大霉素合用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