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20多年的不斷探索,曾日波在小木箱里養出了大肥蛇,掌握了一整套人工馴養繁育蛇類的經營管理技術,攻破了蛇類養殖難關。9月份25日,筆者走訪了榮獲2015年“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的曾日波。
“從1989年開始,我在家里馴養繁殖眼鏡蛇、水律蛇,走上了養蛇這條路。”曾日波說,當時,不懂得養殖管理技術,養的蛇幾乎全死了,經濟損失很大。“為了掌握蛇的生長規律,我查找大量資料,訂閱《中國毒蛇學》等有關報刊,一步一個腳印去摸索,逐步創造出在室內封閉式利用小木箱高密度、立體式、電器化管理等養殖辦法,掌握了從種蛇養殖-越冬管理-選種交配-人工孵化-利用溫室養殖仔蛇的一整套人工循環養殖管理技術。”
走進曾日波家中一個3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里,只見整整齊齊堆滿了幾十個小木箱。“像這樣的養蛇專用箱有1萬多只。”曾日波從一只木箱里抓出兩條呼呼亂竄的眼鏡蛇,自豪地說:“這是我獨創的‘一夫一妻制’繁育方法,每年在蛇的發情交配季節,選用1.5公斤以上的公蛇和母蛇配對繁殖,這樣產蛋量多,蛇的質量好,受精率和孵化仔蛇出殼率高,大部分母蛇產蛋數量達26-40粒。”
談到養蛇技術,曾日波滔滔不絕:在室內利用發酵床技術,使用小木箱和群體養殖眼鏡蛇、水律蛇,以及在冬季利用電地暖和發酵床的管理技術,使蛇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不冬眠飼養,蛇的成活率由過去的30%提高到現在的80%左右,人工馴養繁育蛇類的難題迎刃而解。他撰寫的《小木箱里養出大肥蛇》一文,在WTO中國西部發展戰略學術交流會中被評為優秀論文一等獎;論文《小木箱高密度養殖眼鏡蛇的技術》榮獲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改革開放30年中國管理科技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
目前,曾日波的養殖場擁有馴養蛇的房舍3000多平方米、冷庫1間、大型冰箱15臺,庫存養殖種蛇8000條,年繁殖種苗3萬條。除自留種源外,還有向周邊養殖場(戶)供應種蛇、種苗,每年向市場或制藥廠提供商品蛇5000多公斤,年產值150萬元。他創立的“平南縣平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3家開展蛇類、蛤蚧繁育利用試點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