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然條件下,麝鼠的營養代謝可分為3個時期,即繁殖期(4月~9月)、準備過冬期(10月~11月)和過冬期(12月至翌年3月)。此外,在仔麝鼠生長過程中,還有育成期,從斷乳到育成大約需要3個月。冬天麝鼠的營養代謝處于低水平,即處于維持狀態,這時不同月齡的麝鼠所消耗的總熱能基本相同,每公斤體重產熱平均為394.1千焦,或每只麝鼠產熱543.9千焦~585.8千焦。到繁殖期能量消耗增加,雄麝鼠產熱可提高1倍,雌麝鼠產熱可提高0.6倍~0.8倍。
麝鼠養殖的飼料如何搭配和養殖要點
麝鼠在繁殖期對蛋白質的需要量較高,每100克干物質中需含20克左右的蛋白質,而冬季大約需要8克~12克。秋季第二、第三窩的幼齡麝鼠應保持夏季時期的營養水平。在全年各時期的日糧中,粗脂肪不要超過干物質的3.7%,春季和夏季粗纖維不要超過飼料日糧配方的30%。在自然條件下,冬季日糧中也不應含有高蛋白和高脂肪,以免動物過肥。試驗證明,粗料中干物質消耗為飼料日糧配方的1倍,對麝鼠的生育是無益的。
全年日糧中無機鹽成分沒有大的變化,鈣磷比近于1∶1,每100克日糧干重含0.4克鈣和0.66克磷,此外,還含42毫克錳、1.1毫克銅、31.1毫克鋅和4.6毫克鐵。
3月份~4月份,按麝鼠每公斤體重喂干草90克,楊、柳樹枝和樹葉對麝鼠的繁殖和提高仔麝鼠成活率有良好的作用。繁殖期投喂動物性飼料是十分必要的,在自然條件下,可以喂給軟體動物;在籠養條件下,每日每只供應5克~10克動物性飼料。
冬季麝鼠處于低耗階段,這個時期要保證麝鼠安全越冬,為翌年的繁殖打下基礎。其管理要點是,絮草保溫要充足,飼料蔬菜投喂要及時,定期觀察要堅持。在北方,室外的溫度可達-30℃左右,為了保證麝鼠安全越冬,要將窩室及水池和運動場均放滿干草,干草中不能有發霉草摻入,因防寒的干草也是麝鼠冬季的飼料,保證干草的質量尤為重要。必要時可搭建塑料大棚防寒,確保冬季有較高的成活率。冬季麝鼠數量要根據吃食的情況而定,精飼料、青飼料每天要投喂,楊柳樹枝每周喂一次,掌握麝鼠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