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食用螞蟻、將螞蟻作為藥品和滋補品,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我國周朝的《周禮·天宮》中就記載了當時人們采集螞蟻,并制成蟻子醬,作為珍品供皇帝享用。漢代民間就曾流傳用螞蟻磨粉煉蜜制成“金剛丸”,治筋骨軟病。《本草綱目》及《本草綱目拾遺》中,不但記載了可食用螞蟻的種類、形態、生活習性,而且對螞蟻的藥用功效作了較詳細的說明,可見,自古以來螞蟻不但是治病的良藥,而且是非常珍貴的保健食品。
螞蟻是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甚廣、社會性生活的昆蟲,全世界估計約有2萬多種,已定名的有8804種。我國已知有400多種,其中可供藥用的螞蟻約有10多種,常見的入藥的螞蟻種類有鼎突多刺蟻(擬黑多刺蟻)、紅胸多刺蟻、黑山蟻、赤山蟻、赤蟻、黃瓊蟻等,猛蟻和臭蟻類等種類不可直接食用。當前我國各地普遍飼養的種類為擬黑多刺蟻,也叫鼎突多刺蟻,其廣泛分布于我國廣東、廣西、貴州、福建、浙江等長江以南廣大地區,國外分布于緬甸。此蟻是目前我國唯一的一種已得到國家衛生部認可,可作為食品新資源用于保健食品、中藥保健品得螞蟻。
螞蟻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并具有抗炎、護肝、延緩衰老、治療內風濕性關節炎等作用。自從1992年國家衛生部正式將鼎突多刺蟻列為食品新資源后,螞蟻的養殖和產品開發成為我國保健食品行業的一個熱點,市場上出現的螞蟻產品種類繁多,同時也出現了螞蟻養殖熱。今后隨著對螞蟻的成分及臨床藥效的進一步研究,其產品開發前景將更為廣闊。
養殖螞蟻成功致富案例
養殖螞蟻闖出新天地
東錢湖鎮章隘村余巧龍的螞蟻養殖里,看見他正在噴水。他告訴我們,這兩天氣溫較高,大棚內的這些小精靈也十分嬌嫩。這是他根據雜志上介紹的科學方法給螞蟻降溫防暑。說起螞蟻,余巧龍十分欣慰,四年前他從東錢湖中學畢業后一時找不到工作,看到鄰村群眾養毛蟹養甲魚的較多。于是自己就另辟蹊徑,決定養殖螞蟻,他與父母一起到漸西山區買果種蟻,邊學邊養。
功夫不負有心人,余巧龍為了養好螞蟻就住在工棚里,白天忙著伺候這些小東西,夜里挑燈夜讀,鉆研養殖技術。去年,他投入的40萬元成本全部收回,并且出售種蟻。今年預計可盈利20萬元,養殖的擬黑多刺螞蟻既可食用又可藥用,深受廠商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