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西黃牛的養殖仍分散在千家萬戶中,這種飼養方式不僅疫病防治壓力大,還很難應用新技術和現代化的生產工藝,生產出的肉牛肉質差、檔次低、規格不統一,面對國外成規模、大批量、高檔次的肉牛產品,市場空間被逐步壓縮,競爭優勢日漸喪失。要實現魯西黃牛的突破,最關鍵的就是把眾多的養殖單體組織起來,整合各種資源,打破小生產與大市場間的藩籬,推動魯西黃牛合作組織深入發展。一要積極發展肉牛合作社,不斷擴大產業化組織覆蓋面。
魯西黃牛牛源供應日趨緊張。肉牛為單胎動物,且繁育周期長,養殖比較效益低,養殖戶養殖能繁母牛積極性不高,同時,轄區內沒有肉牛繁育基地,育肥犢牛主要從外地購買。就目前市場而言,牛源嚴重不足,導致犢牛供應緊張,價格上漲。宣漢、中江、平昌等地的雜交犢公牛價格基本比2011年同期、同品種高出近1000—2000元。養殖使用土地困難。土地問題一直是困擾、制約養殖戶發展和擴大規模的一個瓶頸,特別是進入國家基本農田的保護的要進行調整難度更大,且程序繁瑣、調修時間長;同時,在新建養殖場時,國土、建設方面的報批、審核程序復雜,制約了“川南肉牛之鄉”的提質和擴面。發展資金后勁不足和貸款難度大、利息高,養殖戶深感壓力大。肉牛養殖是一項養殖時間相對較長,養殖所需購買犢牛、飼養成本等資金量較大,如:目前,養殖10頭肉牛的適度規模戶,需購買犢牛(2-5月)3-5萬元、到肉牛出欄飼養成本3-4萬元,出欄10頭肉牛共需資金6-9萬元,養殖戶常常出現資金不足,一定程度制約了養殖戶的發展,在市場培育與開拓上,必須增強市場觀念,根據市場需求,組織魯西黃牛生產優質高端產品,培育高端消費市場。近年來,京、津、滬、穗等發達城市的高檔牛肉市場,已經出現魯西黃牛的身影,在星級酒店肥牛賣到200元/kg甚至更高,很受消費者追捧。我們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積極開拓國內外高端市場,形成品牌優勢,比肩國際名牛,讓好牛肉賣出好價錢。,經過廣泛的宣傳和不懈的努力,現在的魯西黃牛市場價格比其它牛肉價格高很多,實行農區和牧區共同發展戰略;改善魯西黃牛牛肉品質,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堅持“科技興牛”,加大適用技術推廣力度;建立和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實施名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