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類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作為役畜,以供馱運和騎乘,有許多國家有倚賴駱駝為生的駱駝牧民,甚至有駱駝騎兵。單峰駱駝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亞洲、印度等熱帶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牧民以駱駝奶甚至駱駝血作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萬頭,全部是家畜。19世紀末澳大利亞曾從非洲引進部分單峰駱駝,后來由于不再應用役畜,只向中東出口,大約有3200頭散落到澳洲沙漠重新野化。雙峰駱駝毛長,耐寒,春季脫毛,主要生活在中亞和中國西北、蒙古。
大約只有120萬頭,20世紀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發現野駱駝,可能是雙峰駱駝的祖先,大約有1000頭,中國政府已將這一帶劃為野駱駝自然保護區。駱駝的平均壽命可長達30-50年。除單峰駝和雙峰駝外,還有四種生活在南美洲的類似駱駝的駱駝科動物:大羊駝(Llama)、阿爾帕卡羊駝(Alpaca)、原駝(Guanaco)、小羊駝(Vicuna)。南美駱駝近年來被引進中國作為產毛經濟家畜。雙峰駝有兩層皮毛:一層是溫暖的內層絨毛,和一層粗糙的長毛外皮。兩層皮毛會混合成團狀脫落,可以收集并分離加工。雙峰駝每年可產約7公斤毛纖維,其結構類似于羊絨。雙峰駝的絨毛通常為2-8厘米長,可用于紡紗或針織品。因為駱駝作為役用畜的作用隨著機械化的進程而減弱,所以數量越來越少,已經快要成為需要受保護的動物。
駱駝這種動物,對人非常忠誠,它和其它動物不一樣,特別耐饑耐渴,人們能騎著駱駝橫穿沙漠。駱駝還有著“沙漠之舟”的美稱。駱駝的駝峰里貯存著脂肪,這些脂肪在駱駝得不到食物的時候,能夠分解成駱駝身體所需要的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駱駝能夠連續四五天不進食,就是靠駝峰里的脂肪。另外,駱駝的胃里有許多瓶子形狀的小泡泡,那是駱駝貯存水的地方,這些“瓶子”里的水使駱駝即使幾天不喝水,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鼻孔能開閉,足有肉墊厚皮,適合在沙漠中行走,背有肉峰,內蓄脂肪,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個水脬,可以貯水,紅血球可以大幅膨脹吸水來貯水,所以耐饑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飲水貯存。駱駝的平均壽命可長達30~50年。成年駱駝到肩膀身高1.85米(6英尺),到駝峰身高可達2.15米(7英cun5t)。一般駱駝的速度 14.5~16公里/小時 。阿拉伯駱駝適應深深的沙土地和酷熱的天氣。它能馱運400磅(180公斤)重的貨物每天走上40英里(64公里)的路程,連續走4天;用于比賽的駱駝速度可達每小時8英里(13公里)。沖刺速度可達40英里/時,長途持續速度可達25英里/時。這種駱駝的毛發很短,像羊毛,體格較瘦弱,它們比雙峰駱駝更加溫順,也更加容易馴化。但到12月份的公駝發情季節,人們發現,在這個季節公駝追趕母駝或追逐騎馬人的速度,遠遠超過平時的速度,每小時可達70~80公里,一般的駿馬根本趕不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