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南牛
晉南牛產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晉南盆地。晉南盆地位于汾河下游,傍山地帶泉水豐富,氣候溫和,具有溫暖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10~14℃,年降水量500~650毫米,無霜期160~220天。土壤為褐土,土層厚,表層含有機質0.7~1.2%,適宜農作物的生長。農作物以棉花、小麥為主,其次為豌豆、大麥、谷子、玉米、高梁、花生和薯類等,素有山西糧倉之稱。當地傳統習慣種植苜蓿、豌豆等豆科作物,與棉、麥倒茬輪作,使土壤肥力得以維持。天然草場主要分布在盆地周圍的山區丘陵地和汾河、黃河的河灘地帶,給草食家畜據供了大量優質的飼料和飼草及放牧地。
地理分布 晉南牛分布于運城地區的萬榮、河津、臨猗、水濟、運城、夏縣、聞喜、芮城、新絳,以及臨汾地區的候馬、曲沃、襄汾等縣、市。
品種特征 晉南牛屬大型役肉兼用品種。體軀高大結實,具有役用牛體型外貌特征。公牛頭中等長,額寬,順風角,頸較粗而短,垂皮比較發達,前胸寬闊,肩峰不明顯,臀端較窄,蹄大而圓,質地致密;母牛頭部清秀,乳房發育較差,乳頭較細小。毛色以棗紅為主,鼻鏡粉紅色,蹄趾亦多呈粉紅色。晉南牛體格粗大,胸圍較大,體較長,胸部及背腰寬闊,成年牛前軀較后軀發達,具有較好的役用體型。
品種性能 晉南牛成年公牛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和體重分別為:138.6厘米,157.4厘米,206.3厘米,20.2厘米,607.4公斤,成年母牛分別為:117.4厘米,135.2厘米,164.6厘米,15.6厘米,339.4公斤。晉南牛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挽力大,速度快,持久力強。晉南牛產肉性能尚好。晉南牛是一個古老的役用牛地方良種,體型高大粗壯,肌肉發達,前軀和中軀發育良好,耐熱、耐苦、耐勞、耐粗飼,具有良好的役用性能;在生長發育晚期進行肥育時,飼料利用率和屠宰成績較好,是向肉役兼用方向選育有希望的地方品種之一,但目前還存在著乳房發育較差、泌乳量低、尻斜而尖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