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錦雞養殖前景仍處于緩慢發展階段。為保持紅腹錦雞家族繁榮和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近幾年來,我國各地開展了紅腹錦雞的人工養殖。
錦雞養殖高效的飼養管理方法:
一、錦雞養殖的飼料
主要以野豌豆、野櫻桃、青蒿、蕨葉、野蒜、懸鉤子、酢漿草、薔薇、胡頹子、羊奶子、箭竹、橡子、華山松種子、稠李、漆樹、杜鵑、雀麥、櫟樹、茅栗和青岡子等植物的葉、芽、花、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吃小麥、大豆、玉米、四季豆等農作物。此外也吃甲蟲、蠕蟲、雙翅目和鱗翅目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常常在林中邊走邊覓食,早晚亦到林緣和耕地中覓食。
二、錦雞的繁殖及育苗
紅腹錦雞體重一般在750克左右,母雞一年齡性成熟。春暖花開,每年的4月初錦雞開始產蛋。到7月份才陸續停產。一般每只產蛋20只左右。經過人工養殖及多代繁殖,最高已產到43只。公母配比1:2~3。一般雄鳥的性成熟比雌鳥早1月,在組成配對活動時相互間有鳴叫聲。發情雄鳥不停地追隨雌鳥,連蹦帶跳做出奇異的炫耀表演,有明顯擇偶性。錦雞具有獨立筑巢產卵,抱窩育雛的能力。人工養殖時把當日產的蛋撿出,以減少雌鳥見卵抱窩的行為。 錦雞種苗可由雌錦雞自已孵育或由抱窩性強的家雞代孵。一般選擇體質強壯、健康、抱窩性強、性情溫順的。但人工飼養的錦雞為了提高錦雞的產蛋率宜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期22天,提前或延后出雛都會影響幼鳥的質量。所以必須實行控制溫濕度等孵化條件,嚴格的衛生及操作管理。錦雞的孵化溫度應控制在38~38.50C,濕度為65~750C,24天出殼。出殼錦雞幼鳥平均體重為20克。1~3日齡雛苗溫度應保持在380C,4~7日齡為350C,8~12日齡為330C,以后每天降一度,至20~25日齡時可脫溫飼養。保溫棚熱源可用紅外線電燈、電熱管,確保棚內溫度均勻穩定,光照強度要適當,太強則易出現啄噼。
三、錦雞的飼喂方法
錦雞雛鳥的飼喂應采取先飲水后開食的方法。育雛室要清潔干燥,鋪上干木屑。料槽和水槽槽緣要低,槽面要窄,既安全又衛生。飲水器由廣口罐頭瓶倒裝配置,逐步過渡到小型鐘式飲水器,每日清洗消毒食具。3周齡以內的雛鳥采用冷開水供水,殺滅水中的細菌和微生物病源體。1~3日齡的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青霉素(每只2000單位)。雛苗開食可選用蛋白含量22~24的全價苗雞料,并補充維生素A、C,供料不斷任其自食。如飼料蛋白不足則易引起足部畸形,如能適量喂料黃粉蟲則有利于其生長。在7~10日齡可斷喙一次,轉入育成期再進行一次補斷。錦雞雛鳥密度不宜過大,稀一些有利體重發育和羽毛生長,一般 以50~70只/m2為宜。并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步放大育雛室,以降低密度。
四、飼養及管理
飼養錦雞的棚舍應選擇地勢平坦、向陽背風、排水好、干燥、安靜的地方。一般采用內舍加外運動場相結合的方法,有利于其生長和繁殖,且毛色也較絢麗,運動場及內舍架上棲架,以適應其上架棲息,棚舍內地面鋪設沙土,繁殖期要設蛋箱,并用遮蓋物把蛋箱隱蔽起來,便于錦雞產蛋時不受驚嚇,另需放置料桶、飲水器。種雞密度2只/m2,商品雞密度為8只/m2。 經脫溫一段時間后的小錦雞可轉入棚舍飼養。育成期飼養密度要迅速減少,有利于羽毛及尾羽的完整生長。因為二月齡的錦雞羽色與成年雉雞相似,個體略小一些。到了三月齡后可將青年雞雌雄分開飼養。飼養員要多給予接觸侍侯培養感情,創造一個安靜安定的環境。并保持棚舍內外的清潔衛生。此時飼料可采用全價中雞料。
作為留種繁殖之用的錦雞要選擇體格碩健、羽毛艷麗的雄錦雞作種雞。雌錦雞選擇發育正常、體態豐滿優美、眼睛明亮有神的個體作為種雞。公母配比1:2~3,并進行新城+傳支+減蛋綜合癥三聯活苗的免疫處理。公雞在3月中旬開始發情,肉垂和眼角逐漸由暗紅色變為鮮紅色,并同孔雀一樣以輕盈的舞姿向雌雞求愛,并展示金黃色頸羽,顯示其絢麗奪目,光彩耀眼的羽毛。但公母合群遲早要適當,太早則雌雞易被公雞橫蠻逐追而受驚,致使不愿交配而降低受精率,產蛋初期起,每周半小時逐步增加光照至16小時,飼料可使用種雞料,并適當添加蛋用多維、VE、氯化膽堿等。飼養人員不要有意無意干擾,減少出入次數,還要保證錦雞產蛋期日糧蛋白質的水平,注意補充青飼料,盡可能增加一些漿果,少量籽實料,多供油脂性和動物性飼料。在繁殖期配種組群要調整飼養密度,避免雄鳥間發生爭配打斗降低受精率,減少羽毛損傷。每天傍晚,飼養員要檢查產卵情況,及時收集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