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龜具有多元價值功能,隨著人們對龜的認識不斷深入,龜業養殖市場前景良好。但是瑕不掩玉,筆者就以東莞龜業發展遇到的問題以及何促進龜業進一步發展作探討。
一、強化依法養殖意識
養龜須取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龜的養殖、引種、經營利用均需經有關政府部門批準并獲得相應的馴養繁殖、經營加工許可證;若運輸產品還需辦理運輸證。目前,海南、廣東、廣西、江蘇等養殖重點區域的養殖戶辦理相關手續意識較強,中、小型和庭院養殖戶以及金頭閉殼龜等稀有物種的養殖戶,合法養殖意識淡薄。
造成人們合法養殖意識淡薄的原因多樣,如申請程序繁瑣,部分珍貴龜的養殖者害怕申請合法養殖資格時條件不具備會被沒收等。為保護合法養殖者的利益,強化對龜業養殖各個環節的管理,我們要加大合法養殖的宣傳,規范市場,保護合法經營者利益;對合法養殖企業從政策上給予適當扶持。簡化申請養殖許可的手續,合理設定申請條件。
二、突出品牌戰略意識
目前,我國龜鱉品種近500個,但是知名品牌極少,品牌質量的良莠不齊使得消費者無所適從;在區域范圍內,部分企業注重品牌的建立,但在全國范圍,龜業養殖戶的品牌意識仍然不夠強。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數量龐大的個體養殖戶缺乏足夠的能力建立自己的品牌;部分養殖戶缺乏長期眼光,不愿意花費金錢建立自己的品牌;龜業養殖還處于成長期,養殖戶對建立品牌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且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時間,政府重視程度和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等。
樹立品牌既能提高養殖效益,也能為消費者購買龜類產品提供便利,還有利于中國龜類產品走出國門,開拓國外市場。因而,一方面政府要強化對品牌的保護,培養龍頭企業創建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養殖戶和龜類產品生產企業要注意宣傳,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建立自己的品牌。鼓勵有能力的企業研發新的養殖技術,培養品種優良的龜種,提高龜的質量,鞏固品牌價值,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三、開展龜類深加工
龜類產品能會滿足人們對龜的消費需求,促進龜業養殖的發展。龜業養殖的擴大和人們對龜的了解深入,人們對龜及龜類產品的消費需求日益擴大。但龜宰殺、烹調等消費方式較為麻煩,且龜的銷售渠道并不發達,日益繁忙的都市人往往沒有足夠時間去采取傳統消費方式。開發便利龜類產品成為促進龜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龜的綜合利用雖有長足的發展,加工也從食用烹飪加工到真空包裝加工,還有一般的深加工,如龜鱉粉膠囊、甲魚肽膠囊和一些龜鱉營養口服液等,但針對有效成分的提煉加工,還需要深層次的研發,如龜中抗癌因子的提煉等等研究和深加工相對落后,龜的深加工業的發展滯后于龜業養殖和人們對龜類產品的消費需求。為提高龜類產品的附加值,提高龜類產品的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促進龜業養殖的健康發展,有必要加強龜類產品的研發力度和推進龜類產品的深加工業的發展。
一方面要依靠市場,促進龜類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做好宣傳工作,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和養殖戶開發新的龜類產品,滿足現代人對龜類產品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強行業協會和政府的作用。行業協會要及時推廣龜類產品的深加工發展的成功經驗,鼓勵養殖戶和企業從事龜類產品的深加工,必要時政府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和優惠政策。
四、構建全國行業標準
我國至今沒有一套成熟的龜業養殖的飼養管理操作規程、技術標準、營養標準、飼料標準和藥物使用標準。也沒關于龜的分類標準,容易損害普通消費者的利益。建立行業標準,使龜業養殖更為規范,增強我國在龜業養殖領域的國際話語權,為消費者提供可靠的參考標準,也為管理者進行管理提供依據。
五、進行市場深度挖掘
目前,人們主要針對龜的觀賞價值、食用價值、傳統的藥用價值為賣點進行銷售,沒有對龜業養殖的產業鏈進行充分開發。例如,服務業,建立面向養龜愛好者、養殖戶養殖培訓的機構的就是龜業養殖業的經濟增長點之一;猶如對綠毛龜的綠毛二次陪毛服務;對特定龜種進行訓練,培養斗龜、雜技龜等,拓展人們對龜的消費形式;發展龜的醫療業,能減少龜業養殖戶的損失,降低養殖風險,促進產業的發展。對上規模,養殖條件好的養殖場,發展旅游觀光,能促進人們對龜的了解和消費,拓展龜業養殖市場的廣度。
龜業健康發展,除了要養出高質量的龜,還需要把龜銷售出去。加強宣傳,讓消費者認識龜,拓寬消費群體。人們對于龜的認識大多局限在食用、藥用、觀賞,人們對龜的新型消費方式了解不夠,影響龜的銷售。例如:部分養殖戶訓練鱷龜、鷹嘴龜打斗技能,培育出了專門用于娛樂打的“斗龜”、“雜技龜”,增加了龜的消費方式。擴大龜的流通渠道,建立的專業龜市,龜產品酒家等,及時利用網絡等新的銷售載體,拓寬龜的銷售渠道。針對食用龜的銷售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高級餐廳的現狀,拓展龜面向中小城市和普通消費的銷售。注重與龜相關產品的發展,如龜苓膏、龜酒等的生產、銷售。發展涉及龜業養殖的特色旅游,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如綠毛龜的二次陪毛,病龜的治療,觀賞龜的出租等等。
六、抵制不正當銷售行為
由于人們對龜的品質、品質等認識不夠,且缺乏統一品種、品名等行業標準給消費者參考,在銷售中,存在一龜多名現象,部分養殖場家以金頭龜冒充金錢龜,以捕捉的野生龜冒充馴養龜,甚至把吞下魚鉤的受傷野生龜作為馴養龜出售,還有個別場家以病龜冒充健康龜,以涂顏色、修尾巴、整裙邊的造假手法,以劣質龜冒充良種龜出售等,使消費者蒙受較大損失,影響龜業養殖的健康發展。為行業發展計,希望大家要通過行業協會開展自律抵制該不正當行為。
總結
總之,在我國龜業養殖迅猛發展,市場潛力巨大的同時,我們要冷靜地看到仍然存在阻礙龜業養殖健康發展的問題,我們要重視這些問題,并及時解決,就能把龜業發展推向一個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