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鱷魚養殖當中,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于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
人工養殖的鱷由于發生病變而引起死亡的情況通常有以下幾種:
1、飽食脹死 多 在養殖條件過優、餌料環境較好的條件下發生,解剖發現體腔內積累大塊脂肪塊,肝、胰、 腸、胃都受到壓迫。
2、腐皮感染而死 發生外傷,如咬、砸傷后,傷口潰爛,逐步擴展,最 后不治而死。
3、洞外越冬凍死 當寒潮突然來臨或洞穴坍塌,鱷魚找不到洞穴而在戶外越冬 ,抵抗不了嚴寒而死亡。
鱷魚養殖
4、內部系統發生病變而死 在養殖生產中會由于消化、呼吸等各系 統中的某些器官病變而導致死亡。
在人工養殖過程中還會發現“眼疾”,即鱷魚怕下水,眼睛分泌出較多濃稠狀液體,然 后發生腫脹,一般不危及生命,用綠霉素軟膏可治愈。在人工飼養管理中,如發現停止攝食 、行動遲緩、頭伏地不動、腹部鼓脹、口腔充血,則有可能發生病變,應及早隔離治療。預 防病害主要應保持環境衛生、經常消毒池水,拌餌投喂抗菌藥物抗病效果更好。
鱷應在每個生長季節進行抽查測量,如養殖數量減少,可單獨編號檢查數量;如養 殖數目較多,則按塘口進行抽查測量。因其牙齒鋒利,捕捉時經常發生咬傷,所以要倍加小 心,可用長口袋狀的撈海套住其頭部,將其按在地上測量體長,然后裝入袋中稱其體重。在 日常養殖中,可在食臺上沿不同方向標上刻度,待鱷魚爬上食臺攝食時,可大概量出其長度 ,這種方法適用于養殖數量較多、規格整齊的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