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好有攻擊性,我拿棍子放在它的嘴邊,棍子兩下就被咬斷。”昨日,鄂州市民王祖德致電本報稱,他在田間意外發現一只6公斤重的龜,不知如何處置。
今年55歲的王祖德,家住華容區蒲團鄉郭垱村10組,種有60多畝稻田。昨日早上6時許,他到水田查看時,意外發現田里有動物的爬行痕跡,后來發現是一只大龜。
王祖德起先并不知是啥龜,他跑回家中拿著工具,和妻子花了近5分鐘才將龜弄上田岸。“要不是在整田時將它弄傷,估計很難將它捉到。”王祖德說,將龜清洗干凈后,稱重發現龜有6公斤重。
昨日9時許,楚天時報記者在王祖德家中見到了這只龜。記者觀察發現,這只龜的龜殼發黑、肚部呈金黃色,尾巴有10多厘米長,塊頭比常見的龜要大數十倍。
王祖德說,當時有人建議他將龜賣或吃掉,都被夫妻倆否定。隨后,記者將龜的照片傳給鄂州市水產局總工程師徐興川。經其鑒定,龜名為鱷龜,有5歲多。徐興川說,鱷龜屬外來品種。鱷龜的生長速度較快且攝食能力很強,對一般江河、湖、塘等水中的水生生物,有較大的破壞和威脅性,因此千萬不能放生。
對于今后再有人發現鱷龜如何處理的問題,徐興川建議,可捐給相關展覽單位用于觀賞;因鱷龜營養成分高,可食用;也可放在科普基地。
經協調,鄂州武漢東海洋世界運營部副總經理夏朝輝答應“收留”了這只鱷龜,今后將用于游客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