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調換日糧要逐漸進行
狐、貉、貂對飼料的種類和數量要求很嚴,較長時間飼喂的飼料,胃腸道具有較好的適應性,消化機能正常。一旦飼料種類或數量改變時,動物都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因此,要將新替換的飼料量逐漸增加,被替換出的飼料量逐漸減少,直到全部換成新料,使胃腸消化機能適應,達到正常消化和吸收的目的。否則將會出現脹肚、便稀等消化不良現象。尤其是幼獸斷乳,食物由乳汁換成粉料,屬飼料的突變,更要遵照這個要求進行。
第六、保持環境衛生和安靜
要定期定時清理和打掃窩箱、籠舍和地面,及時清除剩食和糞便、污物等,定期消毒。食槽、食盒,每次喂完飼料要及時取出,清洗和定期消毒。飲水用具也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飲水要經常換新,經以保持清潔。在配種期、妊娠期的產仔期一定要保持獸場的安靜,過于嘈雜的環境或突然的響動,都會影響膽小的公母獸配種,在產仔、哺乳期遇聲響,易出現難產、母獸叼仔、棄仔和吃仔現象,給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第七、做好防暑、防寒工作
狐、貉、貂的汗腺均不發達。又加是被毛厚長,影響體熱的散發,故在夏季天熱時,易中暑死亡,尤其是幼獸死亡率高。防暑的措施是用青草、蒿子將棚蓋和籠舍上部鋪遮,用以吸熱和遮陽;還可在獸場,籠舍周圍噴灑涼水降溫;保證充足、清涼的飲水,隨缺隨添。冬季較寒冷的地區飼養狐、貉、貂,要為其提供保暖的環境,窩箱要鋪墊干燥、柔軟的墊草,減少動物為抵御寒冷而大量消耗營養,增加飼料的投入。尤其是貉在寒冷的季節里有冬休的習性,必須為其提供保暖、安靜的暗環境,通過控制喂食,減少干擾,減少活動,使之安全越冬。
第八、分群飼養和管理
按年齡、性別、用途(種用、皮用、試驗用)和生產時期不同需要,進行分群飼養和管理。公獸和母獸在非配種期間可分開飼養對配種有利,而在臨近配種和配種期再舍群飼養,以加強異性刺激,促進發情和交配,可提高配種進度和配種質量,提高生產能力。
第九、定期預防接種
狐、貉、貂在每個的1月和7月,分兩次接種疫苗,以防傳染病的發生。狐貉貂主要接種疫苗犬瘟熱、病毒性腸炎、加德納氏菌等。狐貍要接種腦炎疫苗。另外,還要根據當地和本場的發病情況,靈活選用巴氏桿菌、綠膿桿菌等其他疫苗接種預防。水貂還要定期進行阿留申病的檢測,及時淘汰陽性貂,以杜絕該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