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佝樓病是幼齡動物鈣磷缺乏或代謝障礙引起的成骨過程延遲、骨鹽沉積不足、骨質鈣化不良,未鈣化的骨基質增多,長骨可呈現軟化變形的病癥。成年動物鈣磷缺乏時,由于溶骨過程加強,已鈣化骨基質的骨鹽溶解增多,致使骨質逐漸脫鈣,骨質疏松和軟化,呈現骨質營養不良,可發生軟骨病或纖維素骨營養不良。
臨床癥狀:1。5-4個月齡的幼貂易患上此病,最明顯表現是:肢體變形,最先發生于前肢骨,兩前肢肘外向呈O形腿,有的病貂肘關節著地,以后后肢骨和軀干變形。有時發現小腿骨、肩胛骨及股彎曲。在肋骨和軟骨結合處變形腫大,呈念珠狀。仔貂佝僂病形態牲表現為頭大,腿短彎曲,腹部增大下垂。有的仔貂不能用腳掌走路和站立,而用肘關節移行,由于肌肉松弛,關節疼痛步態搖晃,多用后肢負重,呈現跛行,定期發生腹瀉,病妥抵抗力下降,易感冒或感傳染病。
患佝樓病的幼齡毛皮動物,發育落后,體型矮小。如不及時治療,以后可轉成纖維性骨營養不良。
診斷: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以診斷。輔助診斷可用X光透視檢查,可用骨楔子比較骨疏松。
治療:通常加喂肝油,補給維生素D500-1000單位/日,持續兩周,以后轉入預防量。同時,在日糧內投喂新鮮碎骨或骨粉,了可肌內注射葡萄糖酸鈣或維丁膠性鈣,飼料中也可以加入鈣片,增加日光浴。
預防措施:預防佝僂病,比治療更要。日糧中保證維生素D的供給,必要時加入一定量的精制維生素D。特別是日糧內骨粉缺乏或以肉、魚的干燥品為主要飼料時,補加維生素D是非常必要的。
日糧中鈣、磷的比例要合理,毛皮動物一般應是1:1或1:2,同時要增加運動和日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