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穿山甲種源
穿山甲養殖技術中,穿山甲的種苗主要來源有三個方面:
(1)福建的南方特種動物的繁育場;
(2)靠野外捕捉而來;
(3)通過繁殖之后自留種苗擴大養殖規模。
二、穿山甲養殖場設置及日常的飼養管理
1、穿山甲養殖基地一般選擇在座北朝南,避風向陽、寧靜的地方,一般150-200平方米的面積可以放養8-10對穿山甲種。
2、四周砌好圍墻,且石腳深2.5米以上,地面鋪的水泥厚12-15cm,以防穿山甲挖洞逃脫。
3、養殖場內再堆上4-5個小山包,披上草皮,上面種上松樹和一些常綠性的樹木,地板面上預置一個長2m、寬0.4m、深0.3m的小水池,供其飲水及洗澡,池中保持活水。
4、穿山甲養殖場范圍內預置6-8個長1米、寬0.3米、深0.4米的小坑,放上2/3的松樹皮,1/3的新鮮魯箕蓋上土,每天澆上洗米水,連澆3天,7-10天內即可生出白螞蟻,供穿山甲自由采吃,平時買些巴浪魚或小溪魚配上豐魚,用油炸烘干后粉碎,放在地上,每個點放上100-150克,放三至四個點,讓他自由吃食,是解決餌料來源的主要方法。
平時以投放的餌料吃得完為準,可逐日增加。
5、剛捕到的穿山甲,一般都會拒食,這時應采用灌服的方法,灌服2-3天即可。
6、穿山甲四季均可繁殖,1公配4母,每年至少產2胎,每胎1-2只,初生仔無鱗,色白,以母乳為營養。體重在達到250克以后即可獨立生活,自己覓食。
三、穿山甲養殖的疾病防治
1、體表外的虱子病
用10毫升的除虱精兌水3-4公斤對其體表進行藥浴;
2、腸胃病
穿山甲會拉稀,攝食少,在餌料中加痢特靈、土霉素、氯霉素,連喂4-6天;
3、球蟲病
得這種病的穿山甲,一般體質稍瘦、厭食,應在餌料中添加硫磺粉(1斤餌料中加入2-3克),連喂3-4天即可。
四、穿山甲養殖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1、在餌料中,適當加入①維生素C、E;②微量元素如鋅、鐵片;③刺激素,并注意餌料的適時更換。
2、穿山甲養殖過程中應防止外界的長時間噪聲,防逃脫,保持水池有長流水。
3、穿山甲一般一只200克體重的小苗養至冬季體重可達到500克左右。
五、捕捉加工
穿山甲人工飼養至體重5公斤以上時,可以捕殺加工取甲。捕到的穿山甲,先用錘擊頭使其昏死,將兩只后肢捆緊,倒掛,用利刀剖腹,取出內臟,把皮剝下,去凈殘肉,曬干即成甲張。將甲張放在沸水鍋,待甲片自行脫落,撈出用清水洗去殘肉,曬干,或將甲張放入石灰水中或埋入沙堆內,待皮肉爛后,用清水清洗,曬干,便成甲片。剝取甲張后的穿山甲肉可食用,是一種美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