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四只飽受摧殘的穿山甲牽動了市民的心,一場跨越重慶、廣東、廣西的救助行動迅速展開。
穿山甲口糧不再犯愁
“穿山甲的糧食有了。”昨日上午,市民毛武昌抱著兩個碩大的樹疙瘩,興沖沖跑到鱷魚中
心為穿山甲“送菜”———“這是在我家附近找到的,里面的白蟻一個都沒跑掉。”
為穿山甲找“糧食”的還有50多個像毛武昌一樣的普通市民,昨日一早看到報紙后,他們紛紛行動起來。“需要多少白蟻?盡管開口,我們管飽!”巴南南彭鎮科輝白蟻防治所鐘其云稱,他們每年經手的白蟻以噸計算,穿山甲需要多少,他們就提供多少;重慶科興害蟲防治所劉懷光看到本報后,急忙與鱷魚中心聯系,提醒千萬別用鵝嶺公園的白蟻,因為他們剛打過藥……
截至記者發稿時,鱷魚中心已找到兩個白蟻巢穴,250克黑螞蟻。救護人員稱,市民“舉報”的白蟻累計超過10噸,夠穿山甲吃上好幾代了。
救護人員稱,只要穿山甲能夠自行取食,它們存活的機率就會大增。
粵桂專家支招救助
24日夜間,昏迷多日的一只穿山甲悄悄閉上眼睛,救護人員判斷,它是因嚴重缺氧、內分泌紊亂及肺部炎癥而死。
“如果不及時對癥采取措施,其余穿山甲也難逃厄運。”鱷魚中心主任黃文清連夜致電廣東、廣西的穿山甲專家,告知穿山甲現狀,請教對策。
昨日上午,一個經專家組認可的救治方案出臺,粵、桂兩地專家稱,鑒于穿山甲被捕后精神極度緊張,建議在穿山甲居住地做一座土山,讓它們在自己感到安全的洞穴里調養。
重慶救護人員依計而行,下午4時,一座高70厘米,直徑60厘米的小土山被搬進穿山甲宿舍,土山中間,還有人工打好的洞穴。
今天夜里,穿山甲將在久違的洞穴里度過。
重慶穿山甲已經瀕危
“一只穿山甲每天能吃500克左右的白蟻,是有名的白蟻殺手。”市自然博物館研究員鄧合黎稱,重慶是白蟻為害的重災區,只要自然生態保持良好,本地的穿山甲能為我們減輕白蟻災害。
據悉,歷史上,重慶豐都、巫山、石柱等多個地方都有穿山甲分布,但近年來,隨著生境的破壞,它們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1999年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顯示,穿山甲在我市已屬瀕危種,只有涪陵、萬盛兩個地方才能見到它們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