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蠶技術為了有效地控制幼蟲病害地發生,在飼養桑蠶幼蟲期要以防為主,結合防治措施,才能確保優質、高產。下面具體的介紹一下防治措施。
養蠶技術病害防治的重要要點:
一、徹底消毒杜絕傳染病源
1、清掃衛生
在養蠶前要對使用場所及蠶具等進行全面清掃和清洗,要徹底清除室內外的病蠶尸體及蠶沙、養蠶用具上面的殘余繭絲和雜草垃圾。地面要用清水洗刷,以便提高藥物的消毒效果。
2、消滅病源
消滅病源是飼養桑蠶預防幼蟲發病綜合防治的重要措施,其病源是生產上危害十分嚴重的主要病害來源;因此,要對養蠶用具及周圍環境做到徹底消毒,消滅病源,確保養蠶安全。
3、蠶室消毒
養蠶室打掃干凈之后,地面用清水沖洗,然后用漂白粉液進行地面、墻壁、棚頂噴霧消毒,最后封閉門窗,用毒消散熏煙消毒。
4、蠶具消毒
蠶具洗刷干凈之后,要用漂白粉液進行消毒,藥劑要配準確,噴霧藥液要均勻。消毒完畢后,把蠶具擺放在室外,在陽光下曝曬。
5、淘汰弱蠶
在飼養過程中,要嚴格提青和分批,淘汰遲眠蠶和小蠶或分別飼養,保證群體幼蟲生長發育整齊,盡量減少蠶座混育,防止感染蠶病,這也是預防蠶病發生的一個重要措施。
6、蠶期消毒
在收蟻前和餉食前,要對眠時和老熟時的幼蟲分別用蠶體蠶座消毒劑消毒,以保護幼蟲體不受病毒的浸襲。飼養過程中要適量的采用生石灰進行蠶體和蠶座消毒。
二、加強衛生防疫保持蠶室清潔
1、蠶室要清潔
要保養蠶室清潔衛生,及時清掃給桑后落地的殘葉、蠶沙,清掃時要盡量減少灰塵飛揚。
2、儲桑要防毒
儲桑場所要保持清潔衛生,要經常做好儲桑室消毒工作,同時要防止把病毒帶入儲桑室。
3、給桑要洗手
為防止手攜帶病菌接觸幼蟲、桑葉,工作人員在給桑前要洗手,保證幼蟲食葉安全。
4、清理蠶沙
要及時清除蠶沙,清除的蠶沙要遠離養蠶室集中堆放。除沙后用0.3%有效氯漂白粉和1%石灰漿進行地面消毒。
5、蠶病處理
淘汰的弱小蠶、病蠶尸體不要隨便丟棄,每天要集中統一消毒,然后深埋地下作為肥料。
6、添食防病
飼養期間,除用石灰和蠶座凈對蠶室、蠶具、蠶體、蠶座消毒外,同時要用氯霉素添食,防治細菌性蠶病。必須在2齡期添食1次氯霉素,在5齡期要添食2次。
三、消滅桑園蟲害保證幼蟲食葉安全
1、捕殺蟲害
捕殺桑園蟲害是保證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措施;因此,要及時捕殺桑園蟲害,防止害蟲食桑葉傳染桑蠶幼蟲病害。
2、藥物處理
桑園蟲害發生較多、污染桑葉較重時,可用0.2%~0.3%有效氯漂白粉液噴灑葉面消毒。
四、加強技術管理提高繭質
1、良葉飽食
在飼養過程中,要根據幼蟲不同齡期,選采優良桑葉給桑,確保幼蟲達到良葉飽食,增強體質,獲得優良繭質;
2、防高溫
小蠶期高溫環境條件對生長發育不利,因此,養蠶室內要做到3稀,即蠶架稀、蠶匾稀和蠶頭稀。不要關閉蠶室門窗,保持室內通風良好。遇到高溫時,要向地面、墻壁噴清潔水降溫。
3、飼養適溫
1~2齡飼養適宜溫度為26~27℃,干濕差0.5℃;3齡飼養溫度為24~25℃,干濕差2℃;4~5齡飼養適宜溫度為22~23℃,干濕差4~5℃。大蠶期室內溫度不能低于24℃。低于24℃時,要關閉門窗增溫,同時要注意通風。
4、防饑餓
夏季養蠶正處于高溫季節,桑葉干萎快,容易失去水分,幼蟲不喜食,會導致幼蟲饑餓。為保持葉子水分,在1~2齡期匾內要鋪防干紙,上蓋塑料薄膜,3齡幼蟲只蓋不墊,幼蟲進入眠期后揭去上面薄膜,以保證幼蟲正常食葉,不饑餓。
5、桑葉保鮮
要把采回后的桑葉置于濕度較大的環境條件下保存,使桑葉處于鮮潤狀態。如果桑葉干萎較重,可在喂葉前半小時噴灑清潔水,用濕潤葉飼喂。
6、防止中毒
為了防止幼蟲農藥中毒,要禁止接觸過農藥的人及攜帶農藥的工具進入養蠶室,避免幼蟲農藥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