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放養蝌蚪前的準備工作
1、蝌蚪池的清整:目前飼養蝌蚪一般都采用土池。如果是新池,因新土有過多的重金屬鹽,影響蝌蚪的生長和成活。應在蝌蚪放養前半個月左右,灌滿池水讓其浸泡7天,再放干水并換入新水,才可放養。如果是老池,則應在冬季排干池水,讓土壤冰凍以殺死細菌及其它有害生物;還要挖掉池塘中過多的淤泥并修補好堤埂,放養前10-15天再次排干池水,并進行藥物清塘以后才能放水并放養。
常用的清塘藥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生石灰清塘一般都用干塘方法,即先將池水排到5-10厘米,再在池底挖幾個小坑,將生石灰倒入坑內。生石灰遇水后放出大量熱能,可使水的PH值迅速提高到11以上,殺死有害生物,改良土壤。石灰漿用木瓢均勻地潑灑在整個池底和堤埂灘肢處,第二天再把鐵耙把塘底泥土翻耙一下,促進石灰漿和泥土充分混合。使用的生石灰質量要好,呈塊狀,如放置時間過長則失效。生石灰的用量為每畝50-75公斤。一般清塘后7天才能放水放養。對于缺水或無法排干的池塘,也可帶水清塘,即在池塘邊挖幾個小坑,將生石灰倒和坑為并加少量水化開,然后將石灰漿滿地潑灑。帶水清塘的生石灰用量為水深1米線畝用125-150公斤。一般清塘后10天才可放養。
用于清塘的漂白粉,其有效氮的含量應在30%左右。漂白粉的用量,干塘方法第一線畝5-10公斤,帶水清塘方法,水深1米每畝13.5公斤.漂白粉的藥性消失快,清塘后3-5天就可以放養蝌蚪.
2、注水施基肥培育好蝌蚪的餌料:一般在蝌蚪放養前7天左右應注水30-40厘米。然后在池塘灘腳處施放有機肥料,用量為每平方米水面0.5公斤。施肥后池中一般先出現浮游植物的高峰,之后順序為小型枝角類、大型枝角類和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的大量繁生。這樣的浮游生物繁生規律和蝌蚪的食性及其蝌蚪早期食性的轉換規律基本一致。
二、蝌蚪的放養
剛孵化的蝌蚪不要馬上移養到蝌蚪池中,因為這時蝌蚪腹況且 卵黃囊供給營養,且這時蝌蚪抵御外界環境的能力也較差,過早移養會影響成活率。一般應根據水溫狀況來決定放養時間,水溫20-25℃時孵化以后6-7天;水溫26-30℃時孵化以后3-4天。
放養量應根據粗養還是精養方式、餌料種類、蝌蚪規格以及飼養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來決定。一般孵化后7-10日齡的蝌蚪,每平方米放養800-1000尾;30日后稀疏到300-400尾;50日后稀疏到150-200尾一直到變態。
如果您有更多關于牛蛙的資訊想要知道,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業網牛蛙頻道詳細了解,希望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