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奶牛養殖要注意防暑降溫
炎熱夏季烈日炎炎,奶牛牛皮厚體重大,非常不利于降溫,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差,很容易中暑。牛棚最好建南北走向,盡可能的降低牛舍內部的溫度,尤其對泌乳牛和產房的待產母牛。噴淋加大風扇給奶牛進行物理降溫;栽植遮蔭樹木或搭建涼棚,避免奶牛日曬雨淋;要每天觀察奶牛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保持牛棚環境衛生
要經常清掃牛舍的糞污,保持環境的清潔干燥。牛身體被糞尿、污水污染,不僅影響牛奶的衛生,而且影響奶牛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不利于熱量的散發,有礙牛體的健康。在熱應激時期應注意保持牛體及周圍環境的清潔衛生。同時可選用1.0%~1.5%的敵百蟲藥液噴灑牛舍及周圍環境,殺死蚊、蠅等害蟲,使奶牛有一個好的休息環境,減少奶牛熱應激的發生。
3、奶牛注意飲水衛生
夏季水質不穩定(夏季大雨多,地表水不穩定)。奶牛熱應激發生在夏季高溫季節,由于氣溫偏高,奶牛水分消耗量較大。如若飲水不足,就會食欲降低、消化減慢,影響奶牛產奶量,并且使奶牛體內的黏膜干燥,降低奶牛抵抗疾病的能力。奶牛日飲水量按每日產奶量的3~5倍供給,熱應激時期應相應多增加一些供水量,并且在飲水中適當添加一些食鹽。在飼喂或擠奶之前,用涼水刷洗牛體,以便降低體溫而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和泌乳量。 4、飼料的喂養
牛是草食動物,以粗飼料為主,由于飼料中粗纖維含量高,并且采食量又大,熱消耗量也大,增加了散熱負荷;瘤胃中的飼料發酵不僅產生甲烷,也產熱;合成乳汁增加的產熱量更大,1頭日泌乳20kg的母牛比干乳牛的熱量高50%,產奶量越高,產熱越多。隨著個體生產性能的提高,必然增加采食量和乳汁的合成,均會導致產熱增加,這就是夏季高產牛對熱應激更為敏感,產乳量下降更快的原因。必須重視飼草飼料的采購和儲存,認真檢查的玉米、豆粕、棉粕、麩皮等新鮮度,如發現有飼料霉變不要給奶牛喂食,同時在飼養過程中給奶牛補充營養。
補充氯化鉀
一般可在奶牛飲水中或在日糧中添加氯化鉀、添加量為每天每頭奶牛60~80克。
補充維生素
夏季一般可在奶牛飼料中添加0.04%~0.06%的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抑制奶牛體溫上升、促進食欲、提高抗病力。同時可在飼料中添加正常量3~5倍的維生素E,以降低奶牛發生熱應激幾率。維生素E可防止奶牛體內脂肪氧化和被破壞,可阻止體內氧化物的生成,還可防止其他維生素被氧化,促進維生素A和維生素D在腸道的吸收。
補充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的用量一般占精料的3.84%或者每天每頭奶牛用340克。與檸檬酸同時使用效果更好,但要注意使用碳酸氫鈉時應適當降低食鹽的用量。
補飼草粉增膘
用錘片式粉碎機將秸稈粉碎成長2厘米左右,若篩底過細,應換成大網孔篩,孔徑為1~2厘米。用30℃~40℃溫水把草粉拌濕,手捏成團,手松散開,再堆成40厘米厚的方堆,上蓋麻袋片發酵,堆內溫度達到40℃~50℃,聞到曲香即可飼喂。發酵好的草粉應攤薄降溫,防止溫度過高腐爛變質。犢牛不能飼喂草粉。每100公斤發酵草粉加1公斤食鹽、0.5公斤骨粉、30公斤玉米粉或麩皮、豆渣等營養草粉即可增膘。
此外夏季奶牛食欲不振,要適當調整飼喂時間。早晨和夜晚,環境溫度比較涼爽,這時候喂牛,奶牛食欲比較好,能夠吃進更多的食物。還可以適當增加飼喂次數,保持新鮮青綠飼料、瓜類、水草等多汁飼料的供給,也可以將部分精料拌成粥料飼喂,以提高奶牛適口性,增加采食量,便于熱應激時期奶牛熱量的散發和水分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