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熱帶觀賞魚,雖然它看起來有些笨拙,但它游動起來卻非常的迅速。并且地圖魚的飼養方法并不是很難,它的繁殖方法也很容易,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不過養殖地圖魚最主要的就是投喂方式,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飼料都有哪一些吧。

地圖魚吃什么
地圖魚對餌料的接受能力很強,干飼料、小魚、小蝦(喂的時候記得去掉蝦刺)、蝌蚪、紅蟲、泥鰍(要剪碎,不然可能被泥鰍把腸子穿破而死亡)、面包蟲它都吃;但為了免造成它的食性單一,也可以喂一些瘦肉等等。雖然牛肉、豬肉、雞肉、動物內臟它也吃,不過不建議經常喂這些,因容易破壞水質。地圖魚食量驚人,非常貪吃,它們幾乎吞食任何可以接受的餌料,但是最喜歡的食物還是鮮活的小魚、小蝦。在進食的時侯,甚至嘴里含著一條還未吞咽下去的小魚就去追逐捕食另外的,它們的貪婪由此可見。

地圖魚身上有白斑怎么辦
首先觀察一下地圖魚的癥狀:魚鰭和身上有白斑潰爛、顏色黯淡,對比之前感覺地圖魚活力降低。這種病先發于小魚和抵抗力弱的魚身上,屬于細菌感染。地圖魚生病的誘因基本都是水質污染發生變化,所以治療這種白斑潰爛病一方面是慢慢改變水質,另一方面就是投入藥物殺菌。接下來簡單教大家如何操作:
首先切斷水族箱電源,把水族箱中的水放掉4分之1。準備好你購買的藥物或者海鹽,效果相同,都是殺菌,消炎的。用小勺量取一定量的海鹽或藥物,份量要與水族箱大小成比例。然后倒入水族箱中,讓藥物在水族箱中充分溶解反應半個小時以上。
趁著水族箱不通電循環期間給水族箱的濾棉和水族箱內部縫隙處有垃圾的地區做一下清理,保障水族箱環境衛生。半個小時時間到之后,就可以給水族箱加滿水,通電使其循環了。魚兒生病需要主人的細心呵護,整個治療期可能需要一周或者更久,主人切不可操之過急。并且魚兒疾病痊愈后也需要主人注意水族箱環境,以免疾病復發。

地圖魚掉鱗的原因有哪些
1、處理不當。進行捕撈或抽取專用水族箱低的糞物時,器械等堅硬物有碰撞到地圖魚魚體表面時導致地圖魚表皮鱗片脫落。
2、投喂方法不恰當。地圖魚混養或專用水族箱大小不適合,造成喂食時搶食,碰撞等情況發生引起。
3、受到驚嚇。地圖魚剛開始進行飼養,對新環境的不適宜,容易受到驚嚇,亂竄中碰撞缸壁。
4、打架。地圖魚是一種攻擊性較強的觀賞魚之一,地域性極強,剛開始進行地圖魚混養很容易造成打架、斗毆等情況發生。
5、生病。地圖魚豎鱗病是地圖魚常見病之一,也會表現出地圖魚掉鱗,是一種由寄生蟲引起的魚病。飼養中發現地圖魚掉鱗情況需要進行整合分析,找出導致地圖魚掉鱗的原因。

地圖魚喂食注意事項
1、地圖魚最喜歡食小魚苗了,所以,千萬不可將它們和體形較小的其他魚類一起混合飼養,以免成為它們的點心!
2、在地圖魚吃飽喝足以后,它們有時會側著身子平躺在水族箱的底部;這時,可不要以為它們有什么不適,它們只是開始偷懶稍作休息而已。
3、最好別喂家畜的肉(牛肉、豬肉、雞肉),不但容易破壞水質,而且不好消化,容易得腸炎。
4、地圖魚真的和豬一樣,會吃會睡,也會拉(會排泄大量糞便)。所以,地圖魚不適合鋪設底砂,因為底砂會大量沉積地圖魚的糞便,導致水質惡化,而硝化細菌一般生存在玻璃環里面,而且底砂水流量很小,硝化細菌很難把魚糞清理干凈,所以一般養地圖魚裸缸比較合適。

很多人都說地圖魚跟豬的生活習性很相似,因為地圖魚歷來就是以吃著稱。所以從小的喂食方面再到地圖魚長大之后的發展,都是需要大家細心呵護的。一些喂食方面的注意事項,上文中也有介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