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是我國自有的禽類,也叫中華鷓鴣。從古至今關于鷓鴣的詩句就有許多,還有詞牌名叫做鷓鴣天的,鷓鴣聲音嘶啞,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很容易勾起悲傷的情緒,因此鷓鴣也成了哀怨的象征。但是在今天,鷓鴣不僅是一種文化象征,也是中華美食的一種代表。

2018養鷓鴣賺錢嗎?
我們擁有鷓鴣市場,或者說鷓鴣市場離我們最近,鷓鴣的主要消費群體是華人及華裔,從地理分布看主要還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東南亞,以及歐美各國,如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受中國飲食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及其他國家的華裔,也是鷓鴣消費的潛在市場。
鷓鴣產品是一個高蛋白食品,屬于滋補和營養保健系列食品,鷓鴣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30.1%左右,高于烏骨雞肉(22%)、驢肉和兔肉(21%)、雞肉和牛羊肉(20%)、鴿肉(19%)、鵪鶉肉(18%)、鴨肉和豬肉(15%)等,對我國老百姓有吸引力,對注重營養消費的西方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鷓鴣的生產成本很低,能夠被老百姓接受,成為大眾食品。我們粗算過一筆賬,鷓鴣從出殼到90日齡形成商品,平均活重在500g~600g,耗料1780g左右,配合飼料按每千克1.50元計算,加上人工及其它費用,生產成本不到6元,這種價格,老百姓能消費得起,綜上所述,鷓鴣的市場空間非常大,而這個市場空間主體在我國。

2018鷓鴣養殖的成本投入
1、鷓鴣場建設投資共7315元。
種鷓鴣舍:竹木石棉瓦結構15平方米,每平方米80元,共1200元。
育雛房:1間15平方米,共計675元。
飼養種鷓鴣配套設施:產蛋箱10個,共280元,砂浴池200元,圍活動場材料250元;3層立體育雛器7個,共700元,小型人工孵化機(可自制)約800元,合計2230元。
商品肉鷓鴣棚:1棟30平方米,每平方米50元,共1500元。
飼養商品鷓鴣配套設施:3層立體育肥籠10個,共1000元,飼養用具約150元,合計1150元。
簡易宿舍:1間8平方米,560元。

2、引種費:飼養50只種鷓鴣的小型鷓鴣場,按鴣苗85%的成活率計算,需引種60只鴣苗,每只3.5元,共210元。
3、水電、工具、防疫和消毒藥品共1000元。
4、飼料周轉金1000元。
5、不可預測的開支(以上1~4項的總和×15%)共1429元。
6、鷓鴣的養殖成本:以上1~5項合計1.095萬元,投資概算取1.1萬元。

2018鷓鴣養殖的利潤
全年賣鷓鴣收入:50只種鷓鴣有母鷓鴣40只,飼養6個月齡產蛋,以每只母鷓鴣年產蛋孵化成活雛鷓鴣75只計算,開產1年,商品肉鷓鴣飼養量達3000只,每只體重0.5千克,售價12元,當年分批出售商品肉鷓鴣合計收入3.6萬元。
鷓鴣的養殖效益:合計支出1.1萬元,合計收入3.6萬元,收支相抵,當年可盈利2.52萬元。

2018鷓鴣養殖的前景
鷓鴣功效作用多:鷓鴣是集肉用、觀賞和藥用于一身的名貴野味珍禽,其肉的蛋白質含量高達30%,屬禽類中最高水平,是歷代帝王的營養藥膳食品。鷓鴣小巧,骨細肉厚,肌肉鮮嫩,既味美清香,又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及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是高級補品,尤其是被譽為腦黃金的牛黃酸,每100克鷓鴣肉含量為27.38毫克。
鴣鷓飼養難度小:鴣鷓的適應能力強,全國各地都能養殖,并具有生長快、飼養周期短、飼料轉化率高、養殖成本低等特點。鴣鷓消費數量大:上海、廣東、香港、澳門等市場年消費鷓鴣可達1.6億只左右。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鷓鴣養殖以來,發展迅速,近幾年鷓鴣市場已經走出銷種、炒種期,進入商品銷售階段。全國鷓鴣飼養總量已超過1000萬只,市場前景看好,產銷兩旺。養殖者只要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技術水平,降低養殖成本,就會有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

鷓鴣養殖技術
1、養殖環境
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首要條件。即使在夏季育雛,晝夜溫差較大,仍然需要加溫。育雛溫度第1星期為37.5-36℃,以后每星期下降1℃左右,保溫時間為30-45天。育雛溫度過高,雛鴣遠離熱源,張口喘氣,飲水增加。育雛溫度過低,在熱源下堆積,食欲下降,飲水減少,因堆積易引起壓死、壓傷。
雛鴣喜干、怕濕。1周齡內,育雛舍中的相對濕度以65%為宜,從第2星期起保持在55%-60%。保干防潮的主要措施是定時清除積糞。
飼養密度過大不僅影響雛鴣生長,且易導致啄癖。10日齡內的雛鴣為40-50只l平方米,10日齡至4周齡為30只/平方米,5-8周齡為20-25只/平方米。
在做好保溫的條件下,力求室內空氣清新,適當打開育雛室門窗或啟用機械通風,排出污濁空氣。在通風換氣時要注意防止冷風直接吹到雛鴣,以防著涼發病。室內空氣是否潔凈,以人進入舍內不悶氣、無刺激眼鼻的感覺為準。
光照時間和強度對雛鴿的采食、飲水和生長都有很大的影響。1周齡內進行21-23小時光照,強度為15-20勒克斯。從第8天起每天減少1小時光照,直至10小時,光照強度為10勒克斯。第3星期末可以停止人工光照,采取自然光照。肉用鴣為獲得理想的生長速度,在1周齡后可采用20小時光照制,光照強度為5勒克斯。

2、鷓鴣的飼養
雛鴣飲水后就可開食,可選用全價碎屑料,即用打碎的顆粒料或全價粉料。用單料開食不利于雛鴣的生長,也會帶來因換料而增加的困難。初生雛鴣的兩肢較軟弱,需在籠底墊上干凈的草紙,使雛鴣能順利站立和行走,以防雙肢叉開受傷及臍帶炎發生,3-7天后更換墊紙,以保持籠內清潔。飼喂時將飼料直接撒在草紙上,可采用自由采食不斷料,但不可將1天的飼料1次倒入,應采用多次給料法。3天后改用食槽,水、食槽分開放置,相距不超過1米。
3、衛生與防疫
搞好衛生,堅持每天清理糞便,清洗水、食槽。出殼當天飲水加0.02%土霉素,以防胃腸感染。15-20日齡雛鴣用新城疫II系弱毒苗1:10稀釋后滴鼻,每只2滴;45-50日齡時再用新城疫II系弱毒苗做第2次滴鼻;90--100日齡用新城疫I系弱毒苗做1:2000稀釋進行肌注,每只0.5毫升。

鷓鴣味道鮮美,比野雞等很多禽類的味道都要好,且營養價值和蛋白質含量也要高于其他平行的禽類,是野味中的上品。如今養殖的鷓鴣和古人馴養的鷓鴣是有區別的,個頭更大,肉質更多,飼養起來也更加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