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養鴨鵝不景氣,鴨鵝蛋、毛鴨鵝、鴨鵝苗養殖利潤低,讓養鴨鵝人遭受了很大打擊,致使養鵝鴨養殖人負債累累。其實鴨鵝的行情我們是無法左右,但是養鴨鵝的人只要能做到養好鴨鵝,少賠點就是賺了。然而有些養鴨鵝人在平均鴨鵝群的飼養管理中為提高養鴨鵝效益,采取了一些不當的方法,讓鴨鵝場遭受損失,養鴨鵝人要引以為戒。下面就來給大家講下養鴨鵝技術需要注意的這些坑。

盲目引種
有些養鴨鵝人為了節省養殖成本而選擇進質量較差的弱雛,這是萬萬使不得的,弱雛價格優惠,看著能節省不少鴨鵝苗成本,但是它卻能讓養鴨鵝人賠大錢。弱雛自身抗病能力差,成活率很低,即使是活下來,因為體質弱,也易發病,而且生長受阻,嚴重影響鴨鵝場利益。因此弱雛再價格再優惠也不能貪圖便宜,永遠記著便宜沒有好貨,吃虧在后頭。
有些人認為行情差。但是養鴨鵝人考慮這些新品種是否適應當地環境,以及是否符合當地市場需求,不要鴨鵝養大了賣不出去,更是賠錢。

長期用藥
禽業風向標在任何場合都一直給各位養殖戶灌輸一個思想就是養鴨鵝預防大于治療,平常一定要做好鴨鵝群的疫情的防治。有些人對于鴨鵝疫情的預防理解有偏差,他們做法是長期給鴨鵝用藥,頻繁地給鴨鵝群接種疫苗,這樣做的后果是不但對鴨鵝自身的健康造成損害,藥物對鴨鵝肝臟、腎臟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傷。另外,長期用藥為使病原產生抗藥性,這就給鴨鵝疫情的預防增加了困難。

不舍淘汰低產、病殘鴨鵝
行情不好,養殖戶不舍淘汰低產的蛋鴨鵝,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低產蛋鴨鵝每天都吃營養豐富的飼料,但不好好下蛋,核算出來這樣是倒貼的,特別是行情差時,倒貼的更多,因此低產蛋鴨鵝要堅決淘汰。
病殘鴨鵝體質弱,其自身生長緩慢,飼料報酬率低,增加飼養成本,而且病殘鴨鵝體內含有病原,它們很有可能把病原傳染給健康鴨鵝群,引發疫情,這是得不償失的,因此病殘鴨鵝也要及時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