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是一種以產奶為主的牛品種,也是一種重要的養殖項目,那么奶牛怎么養?接下來我們就對奶牛養殖技術做個簡單的介紹。

1、牛舍管理
奶牛舍應建在地勢高燥的地方,座北朝南、交通便利,舍內通風,采光良好,冬暖夏涼,清糞排尿方便,舍外建運動場與牛舍相通,占地面積20平方米/牛,場地平坦,排水良好,場內設蔭棚,水料槽。每天至少清掃一次牛舍并消毒,保持安靜、杜絕噪音和粗暴動作。

2、分群管理
中小型奶牛場應按各飼養階段分群管理,合理安排擠奶,飼喂飲水,刷試運動,休息等各項工作日程,制出詳細的作息時間表。

3、定期消毒
防疫、驅蟲、藥浴,每年一次,健康檢查,春秋二季各檢蹄修蹄一次。

4、日常刷拭
刷拭牛體既可以清除牛體皮膚污物,保持牛體清潔,又可以促進奶牛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每天刷拭1~2次,擠奶前半小時完成。夏季每周水浴一次,冬季保持舍溫6℃以上。

5、保持運動:
合理充足的運動可以促進消化,增強體質,促進泌乳。一般每天運動不應少于6小時,消遙10小時左右,注意避免劇烈運動。

6、快速干奶:
每胎必須有60天左右的干奶期,干奶時,采用快速干奶法,最后一次擠凈奶后,四乳區分別注入抗生素類藥物,預防乳房炎。

7、產前管理:
產前二周入產房,并配齊一切需用工具,藥品等。如遇難產,及時請獸醫處理。

8、產后管理:
奶牛分娩后,促其早站立,飲麩皮鹽鈣湯(麩皮500克,鹽、碳酸鈣各50克),水溫40℃左右,喂優質干草,清洗消毒乳房及后驅,然后擠奶哺初乳,越早越好,(1.5小時內),同時觀察母牛食欲、糞便及胎衣排出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9、奶牛的飼喂技術
【飼喂次數】:飼喂次數以每天擠奶3次,喂料3次為基礎,但高產奶牛在夏季可適當增加擠奶和喂料次數。根據實際情況,一般在夏季午夜(零點)增加飼喂和擠奶一次,達到日喂4次,效果較為理想。
【飼喂方式】:可堅持先粗料后精料,少喂、勤喂的方式,堅持定時、定量原則。
①干奶期:日糧以粗料為主,控制精料喂量,青貯玉米、青干草適量,并保證礦物質、食鹽的供應。干奶期禁喂甜菜渣,塊根莖類多汁料適當減少喂量,分娩后1~2天,喂易消化的精料,并補喂硫酸鈉40~60克,優質干草自由采食,飲溫水,第五天開始增加精料,日增0.5公斤,分娩15天后,奶牛食欲良好,乳房水腫消失,日糧可按標準喂,并逐漸增加青貯及多汁料,但勿過量。
②圍產期:需精心飼養,分娩前二周可逐漸增加精料,最大量不超體重的1%。
③泌乳盛期:須喂高能量飼料,為保證良好食欲適當加鹽,增加飼喂次數,青干草青貯自由采食。
④泌乳中后期:逐漸降低日糧中的能量、蛋白含量,后期可適當增加精料,但應控制膘情7.5成左右。
⑤其他飼喂:初孕牛分娩前2~3個月轉入成母牛群,營養標準同成母牛干奶期,分娩后增加20%的維持需要,第二胎時增加10%。日產奶量較高的奶牛應分開飼養,日喂3~4次,飼喂原則:定時、定量、少給勤添,干草自由采食。
⑥夏季飼喂:夏季日糧應適當提高營養濃度,保證充足飲水,降低飼料中粗纖維含量,提高精料和蛋白比例。多喂多汁料,冬季增加能量飼料的喂量。
【飲水管理】:飲水應多次分喂。一般水溫夏季控制在10℃,冬天水溫在12~16℃為好,最好在牛舍安裝自動飲水器,讓牛隨時喝到清潔新鮮的水。運動場也應設置水槽。冬天水溫不能過低,必要時可飲溫水。有條件的可飲豆漿或稀麥麩粥,對提高產奶量很有作用,尤其是高產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