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作為最新熱門的特種養殖,養殖土元孵化卵塊是關鍵,那么怎樣孵化中華土元卵塊呢?

一、孵化條件
1、溫度
溫度是孵化期間保證胚胎正常發育的重要條件。溫度過高,會引起胚胎死亡;溫度過低,胚胎發育滯緩。胚胎發育的溫度范圍 為24-38℃,最適溫度為28-32℃,30℃恒溫更為理想。0℃以下或超過40℃,會引起胚胎死亡。
2、濕度
濕度對胚胎的發育影響亦很大。在孵化的前期,即孵核分裂期,需要較多的水份,相對濕度保持在70%為宜,中期保持在60%- 65%,而孵化后期,幼蟲出殼需要較多的水份,所以其相對濕度又要升至65%-70%。

二、人工加溫孵化土元卵的方法
1、水孵化
用一只內放稻草之類保溫物和木桶作孵化箱,桶內放一灌有熱水的熱水袋(或車內胎、玻璃瓶均可),袋上放塊簿簿的小木板, 板上放臉盆,盆內裝2寸厚的孵化土(普通飼養土)和孵塊,并放置一只溫度計。通過換水來調節溫度,可保持在30℃直到出蟲。
2、燈孵法
用一只稍大于鋁鍋和木箱做孵化箱,鋁鍋放在木桶中,桶鍋間的空隙以保溫物填充。鍋內裝入熱水,將裝有孵化土和卵塊的盆 (缽)座入鍋中,鍋中水盆和盆中土保持同一高度,蓋上鍋蓋和桶蓋,鍋蓋除柄留孔,桶蓋中間打洞,用塑料皮卷一圓筒或用竹筒 ,從二蓋小洞中插入土中,筒內插放一只溫度計,木桶底板中央打洞,插入圓鐵筒,用一盞用玻璃罩的煤油燈作熱源,根據溫度 計上顯示的溫度數,隨時用擰燈芯的辦法來調整溫度。其溫度標準和翻卵次數與水孵法相同。
3、電孵法
可以代用的電孵器很多,為節省起見,可自制一種簡單的孵化箱:用木板做一只長1.5尺、寬1.5尺、高2尺的箱子,內壁鋪貼2寸 厚的棉花,用布襯好,蓋下亦要襯托棉花,厚3寸。箱中間放一圓筒,口徑大小以放入2只25瓦的燈泡為度。用塑料袋或大口瓶裝 孵化土和卵塊、放入箱內。蓋子中央打個小洞以便通氣和測量溫度。開始孵化時,開啟電路,讓兩燈同時升溫,到28℃,關掉一 只燈炮,用28℃左右的恒溫孵化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