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大家可能聽過,那么七彩山雞呢?其實,七彩山雞俗稱野雞,又稱雉雞,因其毛七彩斑斕,故名為七彩山雞,是集肉用、觀賞和藥用于一身的名貴野味珍禽,被譽為“野味之王”、“動物人參”。那么,七彩山雞有什么藥用價值?喜歡吃什么食物呢?下面農村養殖網跟大家來說說,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國現在飼養的山雞大多是80年代從美國引進的,即美國七彩山雞。山雞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珍禽,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歷來是我國創匯產品之一。據有關專家分析,山雞含粗蛋白高25%,比肉雞高11.84%,所含熱量比肉雞高17.75%,膽固醇比肉雞低29.12%。據中山大學測定,山雞肉含10多種氨基酸,具有較高的醫療保健作用。最新資料表明,山雞肉含有抗癌物質鋅和硒等成份,經常食用對高血壓、腦血栓均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一、形態特征
七彩山雞在南方有龍鳳鳥、鳳凰鳥之雅稱,其羽毛美麗、體型碩大。雛苗經三個半月的飼養,體重可達到公雞2~3斤,母雞1~1.5斤。雄雉體長近0.9米,羽毛華麗,頸下有一顯著白色環紋。雌雉體形較小,尾也較短,通體砂褐色,有斑。

二、生活習性
七彩山雞有四大特性適應性、集群性、雜食性、攻擊性。
山雞適應性和抗病力強,從平原到山區、河流到峽谷,海拔300米到3000米均有山雞棲息生存,并隨季節變化而作不規范的垂直遷徙。
山雞有集群活動習性,群體的規模不穩定,一般以雄山雞為中心和其它配偶共同組成相對穩定的群體,一般一公配多母,極個別一公配一母,如遇其它公山雞介入,公山雞會發生強烈爭斗。
山雞喜豆類、農作物的種子和莖葉等植物性食物,隨著季節的變化,攝取的食物種類也有所不同。
山雞在繁殖期好斗,尤其是雄山雞。雄雞為了爭得“領主”地位,往往斗得頭破血流,強的個體在交配和采食等方面享有優先權。山雞即使在采食過程中也不時地抬頭張望,觀察四周動向,如遇敵害,迅速逃避。

三、主要吃什么?
山雞喜豆類、農作物的種子和莖葉等植物性食物,隨著季節的變化,攝取的食物種類也有所不同。春季可以采食植物的芽苞、野草、野菜的嫩芽和植物的根莖,還喜歡刨食豆類種子;夏季是山雞飼料較為豐富的季節,能采食到植物的根莖、花葉和漿果及籽實,也能吃到螞蟻等昆蟲蟲卵動物性飼料,野生山雞出殼后主要以昆蟲、幼蟲、蟲卵為食物,以后逐步過渡到植物性飼料,人工育雛前期,必須注意日糧中動物性飼料的添加;秋季主要采食籽實、野草及農田收割后遺留下來的谷類籽實;冬季主要以籽實和野草為生。人工圈養山雞采食人工配制的配合飼料,山雞的食量小,每天約采食70克左右。
喜棲于蔓生草莽的丘陵中,冬時遷至山腳草原及田野間。以谷類、漿果、種子和昆蟲為食。善走而不能久飛。
山雞食量小,一般每天吃60~70克,少吃多餐,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仍保留此習性,吃食時往往吃一點走一圈,回頭再吃,直至吃飽為止。山雞采食時先小心接近食物,并極力伸長頭頸,啄一下,看一看,一有異常動靜,立即后退。
四、主要價值
山雞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鈣、鈉、磺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蛋白質含量為28.94%,雄性山雞毛可制作毛工藝品、還可織成緞、錦制作禮服,雞皮可制成各種精美的皮具。它是集食用、藥用、毛用于一體的珍禽動物,有極高綜合利用價值的“特養”珍禽。
羽毛 雉雞羽毛具有質地輕軟、富有彈性、防潮保暖的特點。可加工成羽絨服裝、床墊、座墊、睡袋、被套 等,正羽可加工成精美的工藝裝飾品,一般每只雉雞可產羽毛130~200克。
糞便 利用雉雞糞便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可經發酵加工后,用來作牛、羊、豬等家畜的飼料,也可以經堆肥,發酵后用作農家肥料。
中醫認為,山雞具有補中益氣,平喘、 提神益腦的功效。山雞的膽、血、內金經過提煉可制成醫藥制劑,有極高的滋補、藥用、保健、美容價值,有預防和抗病治療癌癥的作用,是一種理想的營養滋補保健品。

五、人工養殖
人工養殖七彩山雞,要掌握以下幾項技術。
1、建舍:山雞舍應建在地勢干燥、平緩、向陽背風、便于排水的砂質土壤環境中。采用開放式雞舍,雞舍前面設露天圍網運動場。開放式散養山雞,舍內應設棲架,棲架可用立架或平架。運動場一側設食槽和塔形真空飲水器。山雞喜沙浴,運動場應設沙池,用磚砌成40厘米高的池子。池內放沙,保持清潔。
2、繁殖:人工馴養的山雞,5~6月齡可達性成熟。七彩山雞一般從3月初接受交尾、開始產蛋,到10月結束。
3、成雞出售:體重達1.5~2公斤即可出售。也可留作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