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讓潛水泵更長壽
在過濾倉中使用潛水泵,要注意:1、不要將潛水泵長期的放在倉底工作,應當固定在離倉底30公分以上(缸養的同理)的位置,這樣使用壽命可翻番;2、氣泵的氣泡出口一定要高于潛水泵的進水口;3、定期清理保養潛水泵。
2請輸入單行標題
夏天,高水溫、高投喂期,過濾倉的定期清洗是愛鯉不得病、少生病的有力保障。而清洗過濾倉卻是一件令人生畏的重體力活,如何做到合理有效、輕松不累的清洗,應該是每位想養“大魚”的魚友夢寐以求的吧!
合理有效的清洗方法:一般5月~10月這段時間,建議每個月清洗一次,只沖洗倉底(最骯臟的部分);年底水溫16℃~18℃時做一次大掃除,分倉、分期(每倉間隔3天)清洗,但也只是在沖洗倉底的同時輕微地沖洗一下過濾材料的表面。
輕松不累的清洗方法:每個月清洗,但一般只是沖洗倉底。王先生在每倉的角上預放一根4#的水管直通到倉底,管底接一個45度彎頭再接一段10公分的管子(視倉底大小定),每當沖洗倉底時,只需關掉過濾,將清水倉中的潛水泵管頭接到預放管子上,轉動預放管,基本上就能將倉底的淤積物沖洗松動,隨著拔管而出的便是黑臭的泥漿水了。
3讓硝化菌先坐床
“有益菌必須經過激活和培養才能最有效的發揮作用”這一理論應該是深入人心了,但如何在“激活和培養”這個過程中,讓更多的有益菌先入為主,有房住、有車開,而不是進入魚池后才爭先恐后地搶地盤、爭住房呢?王先生的方法是:在“激活和培養”硝化菌的過程中,觀察到在氣棒、箱壁及一切可以附著的地方都有一層黏黏的菌膜,只能無奈地用刷子將好不容易掛了膜的硝化菌剝離下來,棄之可惜。吃一塹長一智,為什么不讓菌膜直接掛在生化材料上呢?于是,王先生在培養箱內先后放過藤棉、玻璃環、K1等,在營養液及瀑氧的作用下,生化材料上的掛膜效果遠遠快于過濾倉,培養結束后,連同培養液、掛了膜的生化材料一起倒入過濾倉,做水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