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放養的野山雞,喝的是山里的泉水,吃的是麥麩和蟲子,肉的品質錯不了。”清水縣紅堡鎮崔劉村野山雞養殖戶崔彥斌對野山雞養殖產業很有信心。
今年28歲的崔彥斌,前幾年一直在上海打工,看到國家正在大力支持青年人回鄉創業,他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創辦了養雞場。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吃喝都講究健康生態。我現在的雞場四面環山,環境非常好,在這里長大的野山雞營養價值很高,肯定受歡迎。”崔彥斌對記者說。
為了養出好雞,崔彥斌下足了工夫,首先說服家人同意自己養雞的想法,然后全家人齊上陣搭建養雞棚,從陜西挑選購買野山雞雞苗,用麥麩喂雞,這樣精心養殖120天才能達到凈重約1公斤的出欄標準。
“現在這欄雞大約1000只左右,還有一個月就可以出欄了,主要賣給縣城的各大酒店和農家樂,每只雞價格約100元左右。”崔彥斌說,“除去成本,一只雞可以凈賺20元左右,一年出兩三欄,一年能掙6萬多元。”崔彥斌給記者算著養殖賬。
“為了讓大家吃得放心,4月我還申請成立了鑫煌生態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現在各種證件都已辦理齊全,等著第一欄雞出欄后,我就能賺到‘第一桶金’了。”崔彥斌笑著說。
那么問題來了,野山雞如何養殖?小編為大家羅列一些養殖方法,與各位共享!
孵化野雞(也叫雉雞)所產的種蛋應隨產隨孵。蛋少可利用家雞代孵;蛋多可人工孵化。
一、野雞的孵化期為24天。在其孵化期的1~20天內,溫度應控制在37.5℃,相對濕度65%~70%;21~24天出雛期為37℃。
二、育雛主要是控制好溫度。雛雞1~3日齡,適溫為34℃~35℃,4~5日齡33℃~34℃,6~8日齡32℃~33℃,9~20日齡31℃~32℃,21~60日齡26℃~28℃。雛雞1~10日齡宜采用24小時連續光照,以后每周遞減3~4小時。30日齡后利用自然光照即可。雛雞出殼后先飲0.01%的高錳酸鉀溶液,而后再開食。野雞喜零食,要采取多次喂養法。飼料用玉米、豆餅、魚粉、麩皮、熟雜肉、骨粉、青綠飼料及各種微量添加劑配制,飼料的粗蛋白質含量要在18%以上。
三、成雞飼養可籠養或網舍散養,籠養所用雞籠和家雞籠結構相同。網舍飼養應在其內設棲架、水槽、料槽、產蛋箱。飼料配方是:玉米41%、麩皮10%、豆餅19%、魚粉15%、青綠飼料10%、骨粉3%、鹽和微量添加劑3%。成雞在61~120日齡時生長最快,作為商品雞,在120日齡前后出售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