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全自然繁殖:又稱誘發繁殖,是人工誘集泥鰍產卵群體并獲得受精卵的方法。2、采用此法時,首先在淺水處投入2籠草木灰,然后在誘產區投入0.6~0.8公斤畜糞水,泥鰍產卵后需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3、半自然繁殖:需要建造產卵池和孵化設施,使用前設施需要消毒,產卵后要立即將粘有卵粒的魚巢轉移到孵化池進行孵化。

一、完全自然繁殖
完全自然繁殖又稱誘發繁殖,是利用泥鰍的自然資源,人工誘集其產卵群體并獲得受精卵的方法。采用此法時,首先在產卵季節,利用泥鰍的產卵習性,即喜在岸邊的水草叢中產卵,相應地選擇環境僻靜的水草區,首先在淺水處投入2籠草木灰,然后在誘產區投入0.6~0.8公斤的豬、牛、羊等畜糞水,這樣能誘集大量泥鰍到此區域的水草叢中產卵繁殖,但應對此自然區域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以防青蛙等敵害侵入,影響繁殖效果。也可利用人工魚巢收集自然水域中的受精卵,移到特定的容器中孵化,這樣可提高孵化率。
二、半自然繁殖
1、半自然繁殖是在人工條件下,讓成熟的泥鰍自行交配產卵的方法。此法需要建造產卵池和孵化設施,繁殖之前,產卵池與孵化設備都要消好毒備用。親鰍的雌雄配比:如雄鰍個體較大,按1:1.5或1:2,若雄鰍體長僅10厘米左右,則雌雄比可調整為1:3一4,增加雄鰍的數量。每平方米可放7一10組。為保證正常繁殖,水溫宜穩定在18℃以上時進行,在北方大概要到每年的5月中旬,長江兩岸水域在每年的4月下旬,南方在每年的3月底、4月上旬就可以進行。將魚巢綁扎在竹竿上,懸吊在產卵池的中間或四角,使之浸沒在水面下。另外,因泥鰍卵黏性差,因此要注意檢查和清洗沉積在魚巢上的污物,以免影響受精卵的黏附效果。
2、泥鰍一般在晴天的早晨產卵,上午10點左右產卵結束。產卵基本結束后,立即將粘有卵粒的魚巢轉移到孵化池或其他孵化設施進行孵化,更換和補充新的魚巢放入產卵池,收集未產卵的親鰍的卵。最后泥鰍產卵后,可以在產卵池孵化,但必須捕獲產卵池內的所有親戚,以免親鰍吞食魚巢上的卵粒,影響出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