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顏是港口區紅沙灣有名的養殖戶,她之前以養鱸魚、大蠔為主,去年開始試養金鯧魚并一舉成功,20口網箱純賺20多萬元。今年她投入1000多萬元,發展網箱2400多口,占養殖總面積的九成。
站在養殖排上,趙顏算了一筆賬。今年投放魚苗500余萬尾,以成活率80%計,為400萬尾,每尾0.5公斤即2000噸,就是除去成本和損耗等,還有近5000萬元進賬。
據了解,在紅沙灣海域養殖金鯧魚的還有20余戶。大規模養殖的在江山白龍海域一帶,由防城港海世通食品有限公司唱主角。經過3年實踐,當地今年已發展至72口網箱,每箱周長50米、1500立方米水體,單箱放養魚苗近4萬尾,魚苗成活率高達90%以上,年產量可望超過1250噸。
由該公司承擔的防城港市金鯧魚產業化開發項目,是廣西目前最大的深海養殖項目。該項目通過引進、集成國內外離岸深水海域抗風浪網箱養殖先進設備和技術,開發利用防城港沿海10至25米等深線間海域,發展金鯧魚養殖。項目計劃5年完成,建設周長50米、深8至8.8米離岸抗風浪網箱2080口,并配套建設苗種選育繁育基地、冷凍及飼料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后,年養殖商品魚4.16萬噸,銷售收入12.5億元,利潤近4億元。目前項目基地已安裝160口框架網箱;冷凍加工廠廠房完成建設,設備基本采購完畢,預計年底投產。
資料顯示,防城港市現有100萬畝10至25米深的海域。業內人士認為,至少有50萬畝可用于開發養殖金鯧魚,建成1萬個網箱,投放4億尾魚苗。如能全面開發養殖,年創產值逾40億元。為鼓勵發展離岸養殖金鯧魚,該市正在抓緊籌劃制訂激勵措施,不久,養殖戶便有望獲得網箱建設投入的25%的政府補貼。